今夜的月亮格外圆润。
朱棣早已停止垂钓,依旧坐在湖心亭内。
看着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映出了他一生的梦境。
就在不久之前,这座水榭亭台还很热闹。
不断有人前来通报消息,前一个人刚离开,后一个人又来了。
如今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亭子随着夜色渐渐安静下来。
朱棣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没想到,蓝玉居然这么能忍,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和尚,你对此怎么看?”
旁边,一直闭目养神的姚广孝慢慢睁开双眼,目光聚焦在湖中倒映的明月中,缓缓说道:“吴王那天在朝堂上那一巴掌,让蓝玉清醒过来。”
朱棣的神情微微一怔,随即点头道:“是啊。我以为今天的事情,蓝玉一定会愤怒,并且会反抗,让我的侄子下不了台。没曾想,他居然全程配合,即使有所反抗,也是恰到好处。”
姚广孝道:“蓝玉这个人,有胆识也有智慧,远远超出常人。只是他行事不够谨慎,过于自负,这是大忌。”
“不过瑕不掩瑜,加上他与已故太子的亲密关系,陛下一向视他为得力助手,认为他是未来辅佐已故太子的最佳人选。”
“然而,以他的行事风格,除非已故太子还在世,否则不论谁继承皇位,都难以驾驭他。”
“我原本以为,已故太子去世后,陛下肯定容不下他,早晚要除掉他。”
“现在看来,吴王倒是真的驯服了他。”
“恐怕陛下也会改变主意。”
朱棣闻言笑了起来,“本王以为未必如此,只是因父皇健在,这才显得这般模样。”
“若父皇驾崩,他随时可能改变态度!”
“我那侄儿能让其屈服,不敢违抗,终究不过仗着父皇之势罢了。”
他与蓝玉一向不合,恨不得将其除去而后快。
姚广孝笑着说道:“这就是吴王四处宣扬无陛下旨意的原因所在。”
“至少表面上,吴王凭借自身之力,便足以压制住蓝玉。”
“在陛下眼中,这就足够了。”
朱棣说:“暂且不论这些。和尚,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
他的话语间带着几分忧虑。
在这事中,朱棣参与得过多,触角延伸得过长。
这里可是金陵城,太祖皇帝的眼线众多,密探遍布各处。
他所做之事,难以逃过太祖皇帝的察觉。
当时只想着一旦成功,便可万事无忧。
即便是太祖知晓,也无足轻重。
毕竟,太祖明显是在考验朱允炆的能力,看他究竟有何本领。
无论是谁阻碍朱允炆,都将被视为对其能力的考察。
朱允炆若失败,太祖自然不会怪罪朱棣。
因此,朱棣才如此大胆妄为,甚至敢于直接派遣使者通知京城中的功臣武将。
但若朱允炆成功通过考验,局势便会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