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瀚海如风 > 第95章 借壳行动(第2页)

第95章 借壳行动(第2页)

“南高齿?”马文斌一愣,筷子停在半空,随即恍然,“对哦,我想起来了,那时候南高齿搞过两台自研300千瓦风机。想起来了,那还是王老师拉的线。”

麦麦提神色淡淡地应了一声。

马文斌咧嘴一笑,但笑意里透着点凉意:“不过,后来不也黄了?直接原因就是——南高齿换了领导,新领导一句话:‘南高齿要是自己做整机,整机厂还找咱们做齿轮箱吗?’”

他说到这里,冷哼了一声,嗓音低哑,“一句话,就把整机国产化的路给掐死了。”

麦麦提静静听着,指尖无声地敲着杯沿,眼神一点点沉了下去。

气氛压的有些低。

这时,马文斌突然抬起头,声音低下来,像是不经意地补了一句:“王老师,他退休了。”

马文斌咬着筷子,沉默片刻,闷声道:“就你上次回来后不久的事。”

麦麦提一愣:“什么时候的事?”

他顿了顿,低低地笑了笑,笑意里满是掩不住的无奈,“你知道的,还是领导那点破事。电力局换了新班子,王老师年纪也大了,经不起折腾——索性一咬牙,退了。”

说到这里,他抬手拨弄着桌上的茶杯,像是要把心里的苦涩也搅散。

“所以啊,”马文斌叹了口气,声音低沉,“当初好不容易谈成的,准备把生产线搬到新疆的事,也跟着黄了。王老师一走,新领导哪管你什么风能不风能的,只认政绩。”

“也是。”麦麦提低下头,嗓音压得很低,“那看来,人员分流的事,只能看南边了。”

他话锋一转,忽然抬眼盯住马文斌,“马总工——你这趟过来,也是顺便考察南边的厂子吧。”

马文斌笑了笑,装作没听出弦外之音,“是啊。看看厂子,一来是为了落实人员分流,把账上的资金倒腾出来,二来嘛……”

他顿了顿,语气慢了下来,“也是看看,有没有机会搞点合作。”

马文斌说到这里,神色微微一敛,轻声道:“王老师在退休前,把技术攻关和合作项目的事都交给我们了。他说,他想专心去干一件事——真正意义上的,成规模国产化。”

“原来。”麦麦提呢喃了一句,而后,他像是对马文斌,又像是对自己说,“咱们,也得加把劲了。”

半晌,他抬起头,神色重新凝定:“对了,老谢让我挑一家能买到生产许可证和技术转让合同的海外公司,我已经选定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其实我们现在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REpower的750千瓦机型,一个是德国VENSYS的1。5兆瓦机型。前者是定桨距失速型,后者是直驱永磁型。我打算选后者,如果……”

话还没说完,他自己先笑了一下:“真要搞技术攻关的话,前者没什么搞头。”

“怎么讲?”马文斌好奇地问。

“REpower那款750千瓦,是典型的定桨距加上失速控制的老路子,技术成熟,但基本没有创新空间。简单讲,就是风大了风机自己靠气动失速来限制转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能量捕获效率也低,尤其在部分负荷区间。”

麦麦提解释道,“这种技术,我们其实早就掌握了,要在国内生产也可以搞,没太大突破意义。”

他用指尖点了点桌面,“而直驱永磁,就是从根上改了设计思路。去掉齿轮箱,叶轮直接带动永磁同步发电机。这样一来,故障点大幅减少,系统可靠性提高,发电效率也能比传统有齿轮机型高3%到5%。理论上,整个生命周期的维护成本能下降30%以上。”

“直驱永磁……”马文斌喃喃着,有些茫然。

“这技术其实欧洲早几年就开始有人搞了。”麦麦提笑着补充,“但是永磁材料,尤其是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当时工艺掌握不好——磁体易退磁、成本又高,所以一直没有办法大规模商用。”

他稍稍压低声音,像是透露着某种内幕:“我去做过VENSYS的背调。他们手里确实掌握了相对成熟的直驱永磁方案,尤其是低速大转矩发电机技术,但因为研发烧钱、市场推广又慢,导致财政周转困难,所以现在有意愿出售完整技术转让合同。”

“那你这么说,我就理解了。”马文斌若有所思,眉头拧得更紧了,“不过,我一直觉得,咱们的技术突破点应该是在传统齿轮箱上啊。”

“是没错。”麦麦提点头,“但是传统三段式齿轮箱确实是风机故障的大头,二场和别家搞国产化的风电场,搞国产化时也是优先盯着齿轮箱、变桨系统、控制器这些环节。但说到底,只要用齿轮箱,就始终跳不出寿命短、故障率高、润滑要求苛刻这些老问题。”

马文斌这下明白了,缓缓地说:“所以如果从设计源头绕开,直接上直驱,根本上就能免掉这些天生的短板。”

麦麦提眼神沉了沉,语气坚定:“我敢打包票,未来十年,大型风机,大功率、直驱化,是必然趋势。”

屋里一时间只剩下茶杯碰撞的细响。

半晌,马文斌抬起头,半是认真半是打趣地问:“那你说说,咱们现在有几成把握?”

麦麦提笑了笑,没急着回答,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才慢悠悠道:“说实话,要从零到一,咱们自己干,八成是悬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