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都气饱了,那边吃上了?”皇帝问。
“是,我走的时候没有,不过我叫人去看过了,太后娘娘和四郎都摆上了。”贵妃扶着他坐下:“陛下也是,气性怎么还愈发大了?事儿已经出了,好好查就是了。四郎的伤势不算太严重,好好养着就是。”
“哼!这还不气呢?这都要闹出人命了。”皇帝哼了一下,把刚拿在手里的碗丢桌上了。
贵妃忙接着,挨着他坐下:“事儿是怎么说还没查清楚,陛下自已别先气着。这外头还有些不安分的人,谁知道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来害人?”
“是外头的,怎么不刺杀太子?倒是认准了老四?”皇帝不满。
贵妃哎了一声:“您这话说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今儿伤着了太子,您就不气了?您这样可不行,怎么自已的孩子,还分出个轻重来了?”
贵妃摇摇头给他盛饭:“我是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但是刺客也死了。指不定他们是谁也不认识,就认识四郎?又或者故意的,就是为了挑拨天家兄弟关系呢?”
“你呀,你就会往好处想!”皇帝摇头失笑。
贵妃又叹口气:“人就该往好处想想。我记得那年陛下征皖南,被困在山里十几日,生死不知。消息传回来,别人乱了,太后娘娘纹丝不动。她老人家当时是不是就往好处想?我学着她老人家,也愿意往好处想。”
皇帝沉默的开始吃饭了。
贵妃今日来,就是没有偏向。
这都是意外,绝不是皇家子弟谁害了谁。
她半辈子过来,自然不会这时候出错。何况她也不知道真相,这时候踩太子是傻。
可她这样说了,陛下难道就不会怀疑了?
其实不管是谁害了谁,对于陛下来说,都绝对是一件不能容忍的大事。
但是陛下内心里,是不想怀疑自已的儿子的。
尤其是不想怀疑太子和晋王。
那么贵妃来,就是为了叫他舒服一点,她也不怀疑那两个人。
贵妃陪着皇帝用过膳食,还陪他坐一会才回去。
陛下年岁大了,如今也不经常召幸嫔妃了。
贵妃离开宣政殿回到住处,她的贴身宫女就道:“太后娘娘那边已经安置了,咱们特地叫送去的水果也用了些。”
宫女玉翘弯腰声音不大:“娘娘,不见万福宫有什么别的动静,分平素比,就是今日多留下了晋王,有些添置。”
贵妃点头。
其实,谁也不知道事情全貌,大家都会有多种怀疑的。
贵妃的偏向是一回事,她内心未必不会怀疑晋王。
事情太巧了。
盯着太后那边有没有别的动静,也就是想看看晋王有什么动作,或者太后娘娘有什么动作。
至少,也是个判断。
“这么看来,也许真是太子。”玉翘道。
贵妃慢慢摘了头上的钗环:“看看明天怎么说吧,这件事啊……”
她摇摇头:“善了不了。”
她头上的钗环已经拆了个差不多,虽然年岁是上来了,眼角的皱纹也逃不掉。
可美人就是美人,她的长发披散下来的时候,在灯光下仍旧有种迫人的美。
一双眼生的勾魂夺魄,却又不显媚俗。
骨相极佳的脸部轮廓,皮肉不多一分,不少一分。
最难得的就是这样的美人,还有极佳的心智与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