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买活讲的什么 > 131 之江辽饷帮办衙门(第1页)

131 之江辽饷帮办衙门(第1页)

该如何把‘反贼运粮草’这件事给正当化——一旦接受了买活军运辽饷这件事,那么摆在阉党和皇帝面前的问题便只剩下这一点了:该如何运用文字上的功夫,让这件事听起来不那样骇人听闻呢?

这是需要功底的,确实,就连九千岁都不由得很为难,毕竟他一向擅长的是罗织罪名,而不是粉饰洗白。尽管九千岁一向觉得读书人只会误事,但这一次他罕见地觉了读书人的好。

“还是你们读书人好啊。”他这样地和自己的几个谋主说着,“读书人不要脸起来那才真叫不要脸呢——这武人叛国也就叛了,文人叛国之前,还一定要写一篇文章出来,说一说朝廷是多么的对不起他。”

陪坐的几个心腹都笑了起来,而被他取笑的谋主崔蓟州便只能尴尬地赔笑了起来,同时绞尽脑汁为九千岁想着主意,“自然是不能由买活军出面来办,依孩儿所见,此事还是要着落在王知礼身上,何如在之江道设立一个‘之江辽饷帮办衙门’,就便设在甬城港,作为海漕的,专运辽饷,此后江南辽饷便押解到武林,由甬城港直娘娘宫,以解运河拥堵之苦,如何?”

“虽然按买活军的办法计算,一年只需二十万两银子,便可养活了锦州乃至东江岛,但遇事准备不如从宽,以孩儿筹划,江南辽饷不如减半征收——按去年计算,江南道、之江道、福建道、广府道、江西道这五道的辽饷银子,一岁合计一百三十万两有余,减半是六十五万两,而内库一年和买活军买卖,盈利至少在五十万两以上,如此一来,合计一百一十五万两的收入,而只需要三十万两便能将粮草包送到锦州与东江岛,那么内库一年便落个八十五万两的收入。”

“其余省份的辽饷,便可予以八成、九成以上的减免,尤其是川蜀陕甘一带,闯、西二贼,年年平,年年起,何解?无非是天候不好,赋税又苛,老百姓寅吃卯粮,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不如投贼还能过几天痛快日子。一旦辽饷抹去,欠银不追,再宽限两年的赋税,老百姓为何还要跟着二贼造反?不用天兵平定,其自然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待到其余各省份平定蓄养之后,再举全国之力,一举反攻平辽,此时即便买活军釜底抽薪,断绝辽饷,我等也是夷然不惧,自有内库积蓄买粮运输,自然,这几年也当广造海船,培养水手壮丁,为买活军抽手做准备。”

“而平辽之后,少了建州这心腹大患,举国上下,财政自然宽和,其时买活军又有何可惧?倘若其真如所言,往南边开拓,便封谢六姐一个南藩,于我们又费什么事呢?买活军一年占两县而已,再过十年都未必能占走之江、福建,再说这两省多山,一向不算什么鱼米之乡,远不如湖左、湖右,比江南省自然也是远远不如,纵有高产稻,这些年来,我们不断以盈利向买活军买粮,其必然也没有太多盈余。待到缓出手来,以举国之力,又有天下的大义在,何愁对付不了一个买活军呢?”

到底是尚书级的官油子,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婉转动听,众人眼前仿佛都展开了一副画面,就连九千岁也不由得微微点头,似是已经完全沉浸在了想象之中。只其余几名心腹对视一眼,都从眼神中看出笑意:这崔蓟州为何提议将衙门设在甬城港?便是因为他兄弟正在之江道担任总兵的缘故,肥水不流外人田么,由王知礼喝头道汤,其余的分润还能少得了崔家人的?

不过,九千岁在朝中的文臣党羽之中,便是这崔蓟州最受重用,除了他善于体察上意之外,还有一点,便是他这个人办事很妥当,懂得分润好处,善于打点,自从认了九千岁这个干爹,在朝中扶摇直上,如今已是笼络了不少能员干将,今日这些心腹之中,文臣号称‘五虎’的都赫然在座,便隐隐以他为,因此众人心中虽然各有看法,但面上却依然是十分捧场,都道,“崔兄果然胸有丘壑,好赞划,好心机,如此借买活军之力,先平西、闯、再定辽东,我危局可解也!”

这赞划中最妙的一点,当然还是免去了买活军的定性问题,因为定性问题是最能拖延时间的——如果定为反贼,就不能有之后的贸易,必须做出攻打的态势,这是阉党极不乐见的。而如果定为义军,那么之后买活军和朝廷开战时,最先背锅的就是这个主持定性的人,谁也不愿承担这个政治成本,因此一旦谈到买活军的定性问题,朝野间必定是奏本来回,唇枪舌剑,免不得又要拖延几个月,甚至惹来许多不必要的风波。

倒是如今这般,直接绕过了定性,把一切都交给‘之江辽饷帮办衙门’,至于甬城港的船有没有装着辽饷,这些辽饷从哪里来,京城的大臣们鞭长莫及,就算有人上奏,究竟也是一笔糊涂账,只要没有激起众怒,些许奏本,又怎能撼动得了如狼似虎的阉党?

自然了,这每年八十多万两的积余,会有多少留到最后来应付买活军,有多少落入崔蓟州这班人的手中,这些事此刻就不用计较了,至少先把事情先办起来再说。阉党内部虽然也有争权夺利之举,但由于他们最能接触实务,对朝廷现状也就最有共识:倘若不能在几年内将几贼平定,国库中再积攒一些残余,再来几场大疫的话,朝廷财政不崩都要崩了,到时天下谁属不知道,但倒霉的一定便是他们这些名声最臭的阉党。

也是因此,海运辽饷、减免征收的政策,几乎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便为阉党腹心所接受,而这批阉党也是研读《买活周报》最用心的人群,也都各自使力,想方设法地倒腾着《吏目参考》,其中也有人看到了黄谨默写出来的《恐惧、迷信、统治》一文——按黄谨的说法,《吏目参考》连他都看不到,这是找机会偷看了以后默写的。不过,此文给人的震撼太大,便是看了也当做没有看到,要再看一看九千岁的脸色,再来表对这篇文章的意见。

自然,这样层次的会议是不会闲谈的,阉党的决策远比朝会要高效许多,这条决策链走到现在不过花费了七日功夫,黄谨对小皇帝提起包运辽饷的动议,小皇帝和九千岁都予以认可,三天后便往下吹风,今日与会时崔蓟州已经能拿出方案,而其余四虎也能查缺补漏。

“既然要包运辽饷,其中盈利又大半由我们与青贼的贸易来划算——”

这样做的原因是要尽量减少真金白银的往来,免得落得个资敌的指责,因此还是专款专用为好,不要从朝廷财政给钱到买活军去买粮食。说话的田任丘——九千岁身边五彪之,锦衣卫都督,也是他最宠爱的大儿——面色阴沉,但话语却是有条不紊,“那么,贸易便还是要以民用为主,奢物无非就是这些,今年买了,明年不买,唯有煤、糖、盐、药,是日日买,年年买的。先要谈下来的是牛痘疫苗包销——其次则是要狠抓仿制蜂窝煤之辈,义父,孩儿想来,今年冬应有几家不开眼的想要自家开场滚煤,这样的人,哪怕是皇亲国戚也该狠狠处置为好。”

他举手往下一砍,面露煞气,冷道,“杀鸡儆猴,也免得那些粗劣煤球充斥市场,反而流毒民间,伤了人命。”

九千岁极其宠爱田任丘,有一点是因他世代忠良,本就是官宦子弟,但更多的还是此人办事非常妥当,闻言不由喜笑道,“正是这话,咱们爷俩想一块去了,越是风气未开,便越要严厉处置,此事连皇爷都亲自叮嘱于我,万万不可出任何差错,否则传扬了开去,人人摇煤,反倒是不好管了——你们都帮着点,这件事要办得妥当,若是有谁不开眼,正好,今年辽饷还有亏空,咱们也弄点钱来花花。”

这件事也该由田任丘出面去办,毕竟他主管厂卫,耳目最为灵通,而且手段一向酷辣,正是凶名最盛的鹰犬。众人也觉得此事关乎国计民生,尤其关系到阉党的钱袋子,不可不慎重视之,当下都议论了起来,这才知道原来去年的蜂窝煤送上京城后,连皇帝在内,研究这蜂窝煤制法者在京城实在为数不少,不少人家也勉强调制出少许煤球,只是配方不对,烧起来或者味儿呛,或者烧不透,都不如买活军送上京的蜂窝煤上等。

不过,倘若蜂窝煤运上京城永远都是百文一斤,那么便是劣等的蜂窝煤,想来买家也是不少,众人由是方才明白为何买活军给蜂窝煤定的到港价如此低廉,建议中的零售价也实在不高,原来也将仿制的情形估量在内。当下便有人建议,加倍严查仿制,而将价格再往上抬一抬,抬到一百文一斤,为如此一来,每年的利润应当便会更高,还能抄家有胆量仿制蜂窝煤的人家,以此贴补内库。

“不可。”这一计却被九千岁否定,他道,“一来,蜂窝煤售价是皇爷亲自定下的,皇爷且还吩咐,若是那小家小户,自己买了煤来做了煤球自用的,不可去抓他们,煤贵,冬日又将越冷,要让百姓们能够过得了冬。”

说到这里,众人自然齐声赞颂皇帝圣明,九千岁贤良,众人得以辅佐皇帝与九千岁真是三生有幸云云,九千岁听得也是得意,捻须点头,待马屁拍完了这才又道,“二来,则是买活军这报纸,上头是写明了蜂窝煤到港价格的,到武林、海宁的价格,没有太大差别,以此类推,到天港也不会贵得太多,我们这里抬个几文,大家都能理解,若是骤然抬了十几倍,谁来买?谁也不想做这个冤大头。”

在座众人,有些事前已想到了,有些确实想不到,此时也是恍然大悟,恭维九千岁之余,又有人迫不及待道,“这买活周报,确实是个好东西,东南民生,犹如眼见。最难得是活字模印就,还如此清楚,还请义父挑头,向买活军买来字模机器——他们能买活周报,难道我等不能个京华周报么?此物在民心攻伐上或有奇效,我等不可错过啊!”

九千岁回道已经让黄谨设法去买,只是买活军未必肯卖,那人还不死心,要请办雕版报纸,哪怕粗陋些,但至少具有名目,能和买活周报抗衡,九千岁的反应却十分冷淡,“不行!若是雕版报纸这个先例一开,那些西林党人岂不是越得意了?咱们的文字功夫不如他们,不能和他们讲理,只埋头办事便是了,若有什么话,在邸报上说,也是一样。”

由于邸报如今掌握在阉党手上,是由他们来选登奏折,因此阉党必然排斥出现他们无法控制的报纸。九千岁的考虑倒也不无道理,众人均是点头称是,又有人献计道,“此番减征辽饷,定然要在邸报上大书特书,更下令各衙门主动宣扬这般德政,由是若有些西林党,不顾大局,阳奉阴违,仍在强征催科,中饱私囊的,我等便可乘势查办,选任贤能……”

“此外,内库结余的辽饷,皇爷已有圣训,要选一批极好的少年苗子,按照买活军的法子练起来……”

当一群阉人和他们的爪牙聚在一起的时候,坏主意虽然是一个接着一个,但决策度和执行力也都很高,会是今天开的,《请立之江辽饷帮办衙门并减征辽饷》的奏折是明日的——其实早已酝酿了三四日了,底稿都打好了,写得确然是文采风流、辞藻雅洁,皇帝批红之后往内阁,便开始了正式的朝廷嘴仗之旅。

不过大概是因为减征辽饷的旗号实在是太符合大义,其中预算的数字也能有效地缓解财政压力,这条决策竟然只用了一个月便正式行文,列印邸报,往各处放,引起极大轰动——差不多就和辣椒号返回买活军驻地的时间节点正好相当,如此一来,朝廷算是用买活军跑两个贸易航程的时间,做了一个决策,在效率上算是有了个可喜的进步。

谢双瑶对此的评价是,“还是不能小看这时代的聪明人。”

她摇着小皇帝写来的第二封信,笑眯眯地说,“学习能力还是有的——虽然还是没什么用,但还是要鼓励他们的尝试。”

她的秘书马脸小吴有些忧虑,“虽然……但会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麻烦肯定有,”谢双瑶不是很介意,“但能改善下外头的民生也不错啊,当然,这是情感角度来说,利益角度来说,要繁衍人口至少需要十五年,杀死一个人却只需要一两年的饥荒,北方的有生力量保存得多一点,大视角来说,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利的。”

“但也不能让他们把面子里子全收了,”她拍了拍手,在办公桌抽屉里翻找了下,抽出一沓文章丢给马脸小吴,“给编辑部那边拿过去,校对一下,过过会,这周的报纸头版改为这篇文章——”

马脸小吴垂头读出标题和概要,“从大局出,买活军成立辽饷护送公司,自愿跟随辽饷船只上京,抗击劫掠倭寇,保证安全送到,每年航程固定,欢迎本地各方商人踊跃加入船队,进行贸易——”

她也不由梗了一下,这才翘起大拇指,在谢双瑶愉悦的轻笑声中,由衷地说,“六姐,不得不说——”

“这厚黑学的造诣,属实还是得看您啊!阉党想占您的便宜,道行属实还是浅了点。”

谢双瑶对于小吴的马屁还是很捧场的,因为小吴平时惜马屁如金,她嘿嘿地笑了一会,这才变脸严肃地说,“禁止马屁哈,另外给我找个数据,上次吏目统考的报名人数,政审分和卷面分相加在9o分以上的人有多少?”

卷面分满分是1oo分,政审分满分则是6o分,不过一般人很难拿到满分,每个人的起步是不同的,如刚摆脱了新占之地名号的吴兴县,他们的住民政审分基础只有2o分,唯有彬山人的政审分是从5o分开始的。也就是说,彬山人的卷面分只要考到4o分就可以当吏目,不过有些岗位会对某一科的成绩有额外的要求,免得招到不适用的人员。

“两万四千多人。”小吴脱口而出,她的记忆力很好,尤其是对数字,这也是谢双瑶一直留她担任秘书的原因,小吴是个非常合格的工具人。

“嗯,差不多够了,到明年应该会更多。”谢双瑶沉吟了下,手指轻敲桌面,“既然长溪县拿得这么顺利……小吴,你往战略处个条子,让他们准备一下,明年秋后,辽饷运完之后,我想吞并闽北、闽东、闽南,攻占鸡笼岛。”

“三天后开会,让战略处那边准备下,到时试着拿个方案出来——实力积蓄得差不多,我们也该来波大的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