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黛轻轻叹了口气,“只是苦了他们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
周辞耸耸肩,“这世上的事哪能尽善尽美。不过现在我们既然知道了他们之间的猫腻,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做点文章了。”
沈黛眼睛一亮,“你是说?”
周辞点点头,“没错,朱嘉强能这么轻易背叛道德底线,必然是心虚胆小之人,只要稍微给他点压力,他肯定乱了阵脚。而黄荣斌那边,色字头上一把刀,他的弱点也很明显。”
沈黛对周辞的话也是认可的,只是想到黄荣斌,不禁有些唏嘘。
“官场上的斗争,无非就是争权逐利四个字,你说这人要做到多大的官,才是个头呢?四十出头的市委书记已经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了,他怎么还是不知足呢!”
周辞听沈黛的这番话,明显感觉她话里的惋惜的意思,他有些不解询问。
“怎么听你这话,还有几分惋惜的意思呢?”
沈黛忍不住开始给周辞讲,她调查后了解黄荣斌的情况,告诉了他。
黄荣斌是典型的寒门贵子,从政二十几年他是老百姓口里的清官好官,他能在四十出头的年纪,成为市一把手,工作能力自然是比较出色,而这样一个老百姓口中好官,如何堕落成如今的样子,就只是贪欲而已吗?
这个问题,沈黛心里也疑惑过,她来潮市之前,在调查黄荣斌时,就对这个两相矛盾的人,曾产生过好奇还特意去详细了解了一番他的成长经历。
了解过后,看到如今他的堕落沉沦,沈黛才会感到惋惜。
黄荣斌出生于广省华县的一户贫困家庭之中,父母都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靠着一把子力气过活,可即便他们再怎么努力,那几亩薄田,那几片贫瘠的土地却依旧无法创造财富,无法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充其量也只能是温饱而已。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黄荣斌的命运仿佛早已注定,注定了他将子承父业成为农民重复祖辈的人生,然而,父母偶然间听说的一句话却改变了他的命运,那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这句话被黄家父母奉若经典,即使家里再穷,他们也将黄荣斌送去了学校接受教育,希望儿子能够改变家族的命运,能够走出农村,成为国家的栋梁。
为此,老两口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磕了碰了也不敢去医院看病,到最后身体累出了一身病不说,还欠了“一屁股”的饥荒。
所幸,黄荣斌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小学时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初中时他在年级榜的位置上就没下来过,高中时校内第一更是家常便饭,在高考前夕,彼时所有人都认为黄荣斌能突破自我,能打破华县没有大学生的魔咒,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年高考之际,黄荣斌以全县前十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南湖师范专科学校,实现的梦想也完成了他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得知此消息后,黄家人倍感欣慰,多年的付出没有白费,为此他们还特地敲锣打鼓在村里办起了流水席,目的也很简单一是为了炫耀,二是为了借钱。
因为黄荣斌大学是考上了学费却没有着落,无奈黄家父母只能用这种方式想办法获得大家伙的帮助。
所幸,并村里没有人为难他们一家,毕竟在那个年代的人眼中,大学生那就是进士、状元,今后可是要当官的,现在帮一把今后对方还会少了回报吗?
确实,当时村里人家家户户为自己筹集学费时黄荣斌也是这样想的,他也认为一旦有朝一日自己达了,一定不会忘了这群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就这样,带着村里人的期盼,黄荣斌步入了大学校园,当然,有着理想抱负的他并不像其他同学那般享受大学生活,去恋爱去游戏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他还是老样子每天除了学习就是读书,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功课上。
勤奋好学、年少有为的孩子谁不爱呢?因此没过许久,校领导就注意到了这位穷苦出身的寒门学子。
他们见黄荣斌文笔不错便给到了他一个机会,那就是加入学校的文学社,帮忙编撰校内的文学杂志。
黄荣斌也十分珍惜这一机会,他将全部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琢磨文笔上,而他的努力也很快得到了回报,在大二那年黄荣斌的文章就登上了报纸,不仅被当时的文学界大加赞赏,还得到了当地教育机关的一致好评。
为此,黄荣斌被校领导选中,在毕业之际成功从千万名在校生手中抢到了留校的名额,当上了学校的团总支书记,为今后的从政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因为大学期间的优异表现,黄荣斌毕业后成功的留校当了老师。
虽然同为中文系的几位同学被分配到政府及效益更好的单位,可黄荣斌那时很享受闲散的校园生活,丝毫没有从政的想法。
在南湖师专任教时,黄荣斌温饱不愁,有学校分配的宿舍住,还娶了一位漂亮的学妹当老婆,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不久后,这种“象牙塔”中的生活悄悄生了变化。
因为受过村里人的恩惠,又被村里视为“能人”,常有老乡托他找政府里的同学办事,黄荣斌推辞不掉的他只好向老同学求助,但其中滋味只有他知道。
渐渐地,黄荣斌意识到权力的重要,思想逐渐生了改变,有意进入仕途。
正好当时梅市地区宣传系统开始招人,凭着一手好文笔,黄荣斌就进入了梅县地委讲师团,随后又调入梅县委宣传部任干事,正式踏上仕途。
在梅县委宣传部期间,他虽然工作兢兢业业,写的文字也总得到领导肯定,但始终就是一个搞宣传的副科长,位于官场的最底层,没啥实权。
年,黄荣斌调任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仕途才算看到点希望。
正是他的文笔,他遇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位“伯乐”,也就是他的恩师。
年,黄荣斌进入市委宣传部后,主要负责时任梅市委书记刘风义的工作讲话和对外形象。
工作中,刘风义对黄荣斌非常欣赏,曾多次当众夸他有才学、有水平、有上进心,并称赞黄荣斌为自己准备的讲话稿“简短有力、废话少”。
形象憨厚,记忆力群,又博览群书的黄荣斌得到刘风义赏识,成为少数能够经常到刘风义家做客的年轻干部。
刘风义也有意栽培他,先是安排他到中央党校学习了o个月,随后外派至梅市下属的蕉县挂职县委副书记,挂职两年之后,他留在了蕉县。
喜欢重生之政途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之政途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