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到中牟是出远门,拜访周青松家里的礼物要备上,换洗衣服要带上,路上吃的干粮也要带上。
秋高气爽,按照秋游的标准来准备就行,他和小光国公一起坐马车,多准备点也吃得完。
不知道暗中保护小光国公的护卫怎么吃饭,还是说他们直接跟在明面上?
苏景殊没见过传说中的暗卫,也不知道大宋皇室有没有传说中的暗卫,但是这是个有江湖的世界,飞檐走壁的武功都能出现,没准儿到时候他们背后真的会跟着一群负责安保的暗卫。
赶明儿问问小光国公有没有,要是有的话,暗卫真的会隐形吗?
他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是个乡下犄角旮旯来的没见识的娃,真的很好奇传说中的暗卫是什么样。
出发时间定在三日之后,不光苏景殊要收拾东西,赵仲针那边也要准备。
皇子出行要准备的东西多,就算是微服出行也是一样。
赵仲针才十岁出头,这个年纪的小娃独自出门很让人放心不下,就算有人跟着也不行。
高滔滔高皇后和官家提了几次,不太放心让儿子出城跑去底下的县里体察民情。
体察民情是官家和朝中官员要干的事情,他们儿子年纪还小,还没到出阁参政的时候,这时候让他出去体察民情是不是太早?
赵曙本来也
没准备让儿子往外跑,可是臭小子实在不省心,恐吓辽国使臣回来后就一直念叨着大宋不能比不过辽国。()
也不知道臭小子哪儿来那么强的争强好胜之心,还煞有其事的给他定了个让辽国百姓主动拖家带口加入大宋的目标。
?醉酒花间的作品《[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他即位那么久都没有摸透大宋的朝堂,遇到朝政上的各种问题还在焦头烂额,臭小子上来就让他连辽国百姓一起考虑,他怎么不上天呢?
不能看汴京繁华就觉得先帝给他们留的是个时和岁丰太平和乐的大好江山,大宋的江山和太平和乐完全不沾边,了解的越多越觉得这就是个烂摊子。
或许他就不该当皇帝,不当皇帝这些烂摊子就砸不到他头上。
让他什么都不管只安心当个木头人他做不到,让他埋头解决问题他又没那个本事,臭小子有能耐就自己上,别把所有的事情就推给他。
要是什么事情都让他这个当爹的给干了,臭小子长大之后干什么?
不行,继承人必须得从小抓起,想出去体察民情就去,看看他能体察出什么民情来。
高皇后:……
这还真没法拦。
父子俩较劲,当娘的也不好说什么,好在开封地界儿是大宋最安稳的地方,中牟离京城也不远,同行的还有那位神童苏小郎,不用担心会有意外发生。
两个少年郎出京游玩要准备的也不多,除了换洗衣裳和路上吃的食物之外只需要准备银钱,缺什么东西直接买,省得拖着重重的马车出行。
赵曙打发走儿子继续和辽国使臣斗智斗勇,先帝时和契丹人打交道他插不上嘴,也不敢插嘴,现在他是官家,非得连先帝时受的委屈一起讨回来不可。
岁币他肯定是不交的,想让他割地也没门儿,他不光不想割地,还想反过来让辽国把大宋丢失依旧的地盘还回来。
先收复失地,然后再是辽国和西夏,不着急,一点一点慢慢来。
自古以来日月所照之处皆是汉土,他们汉人收复汉土完全没毛病。
别管什么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还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只要在他们的地盘上都是他们的人。
唐时唐太宗万国来朝被尊为天可汗,他不敢和唐太宗相提并论,朝着唐太宗努力总可以吧。
打仗而已,问题不大。
挺胸。jpg
辽国使节团这几天是度日如年,曾经的他们在大宋境内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坐立不安。
他们说的宋帝不听,宋帝说的他们又不爱听,可宋帝可以说不听就不听,他们不爱听还得忍着继续听。
使节团只是使臣,他们可以做主增加岁币和带回土地,没法决定减免岁币和割让地盘,不管宋帝怎么说,他们都做不得主。
赵曙也没有太难为他们,温温和和接见了几次之后便开口放他们回辽国,只是回去时得带上他们大宋的使节团一起。
使节团的成员都是他特意挑出来的,年轻人有干劲儿,见识过火炮斗志昂扬,
()熟读史书知道收复失地的重要性,天知道他从朝中挑出来几个满足全部条件的有多不容易。
不是朝臣都不乐意收复失地,而是朝中年轻人太少,新科进士早在几个月前就各自上任,年纪太轻不确定理政才能如何不敢直接将出使辽国的重任交给他们。
年纪大的经历过庆历年间辽国咄咄逼人讨要关南十州倒是有足够的冲劲儿,但是他们年纪大了位高权重得留在后面出场,先锋要留给年轻人来当。
他是千挑万选才选出来那么几个合适的人,希望这次不要让他失望。
话说回来,他即位后要培植亲信,科举考试也要提上日程。
直接从朝中选人固然重要,科举考试中的新人也不能放过。
科考不是非得三年才能考一次,回头和礼部商量商量,今年已有春闱不好再准备秋闱,而且时间也来不及了,不如让各州府去准备明年的秋闱。
这样后年春闱就能再选出来一批进士,那一批进士就是独属于他的天子门生。
京城百姓欢送使团离开,满怀期待的等着他们凯旋,使节团里的年轻官员压力很大,但是更多的还是兴奋激动。
官家将那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他们一定得从辽国身上撕下来一块肉才行。
公孙策以为朝廷这次不会再派展昭随行护送,不料他还是猜错了,开封府展猫猫再一次荣获护送使团北行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