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笔趣阁 > 第 71 章(第4页)

第 71 章(第4页)

韩德让是汉人,但是他的地位显赫到有一个和皇帝相差无几的契丹名。

辽圣宗名为耶律隆绪,韩德让的契丹名为耶律隆运,俨然已经加入辽国的帐皇族之中成为皇室成员。

韩氏家族只是为辽国效力的汉人家族之一,类似的汉人还有很多。

那些世代为契丹人效力的汉人在打仗的时候不会向着汉人,只会为辽国出谋划策效力,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不是一两句指责就能说清楚的。

生活在辽国境内的汉人百姓数量众多,有些是早年就归附契丹,长期生活在那种环境下已经看不出和契丹人的区别,还有就是生活的地方被辽国打下来后被动归于契丹人统治的百姓。

前者是辽国百姓,拥护的是辽国的统治,后者是辽国的百姓,心里或许还念着大宋,但是能有多少念着大宋的还尚未可知。

契丹是游牧民族,向来逐水草而生,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可以稳定种地的土地自然非常重视。

唐末五代的燕云十六州饱经战乱,辽国拿到那片土地后推行了各种恢复生产的政策,虽然目的是为了收缴赋税,但是对百姓而言却是难得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燕云十六州的税收几乎供应了辽国的所有花销,为了让那边的汉人真心归附,历代辽国统治者都不断对那边施恩。

就算推行下去后的汉人和契丹人待遇依旧不同,至少在表面上全都是一视同仁。

契丹人尚武,军队辎重经过会对农田产生严重的破坏,为满足骑兵行军的需要,毁田填沟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了不再让这种情况发生,辽国后来出兵征战的时候还会特意下诏不许毁坏农田。

虽然除了少部分身居高位的汉人和地主之外,绝大部分汉人百姓都生活贫苦,有田有地要承担赋税,没有土地就沦为佃农,遇到灾害之年只能靠朝廷救济生活,但是大宋的情况并没有比辽国好多少。

辽国的汉人百姓大部分是佃农,大宋的百姓同样有很多没有土地。

这是开国时留下的隐患,问题没有显露出来的时候一

()片祥和,问题显露出来之后,朝廷再想解决问题已经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大宋开国时不立田制,依旧延续中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没有去恢复或者新创田制来尽量让百姓安心种地。

朝廷放弃对土地的直接控制,不再严格限制土地买卖,对于本身拥有的官田也大多采取租佃的方式加以经营。

民间田地买卖非常频繁,出卖官田的事情也不罕见。

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便会卖田,卖完田还过不下去要么进城做活要么落草为寇,京城那么多贩夫走卒,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里没田不得不出来讨生活。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或者说不是朝廷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现在解决问题要触及太多权贵的利益,阻碍太大根本改不动。

不解决问题的话每况日下,解决问题又解决不了,于是就一直拖到现在,越拖情况越复杂。

所以太祖太宗时收复燕云一直失败不是没有原因,契丹人笼络了一部分汉人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大宋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占,想收回燕云自然是难上加难。

拖的越久对大宋越不利,开国时收复燕云或许不会遇到百姓的抵抗,现在强行武力收回,只怕燕云地区的汉人百姓也会抵抗。

天时地利人和,如今的大宋同样没占多少。

公孙策无声叹气,好在现在情况比前些年好得多,不管人和在不在他们这边,能把地盘收回来就是好的。

燕云地区的百姓再怎么抵抗也挡不住他们是同根所出,汉人最擅教化,契丹人能用一百年将燕云地区的百姓变成辽人,大宋也能以教化将他们再变成宋人。

不过那些是收复失地之后需要考虑的事情,现在想还太早了些。

苏景殊掰着手指头说完直接开战的坏处,然后神神秘秘的开始下一部分,“其实吧,我感觉不能开战主要还是不划算。”

公孙策不着痕迹的抢回他的糯米圆子甜汤,喝完之后才慢条斯理的问道,“哦?怎么不划算?”

苏景殊把小板凳挪过来,“先生您自己算算,就算不算打仗的花销,两边一开战榷场就得关停吧。榷场啊,好多钱,好多好多钱,好多好多好多钱。”

展昭被他这形容给逗笑了,“好多好多好多钱是多少钱?”

“反正是我这辈子都挣不到的钱。”苏景殊也说不准榷场能挣多少钱,反正是很多很多很多钱,“先生,您知道榷场每年有多少进项吗?”

公孙策笑笑,“那的确是很多很多很多钱。”

大宋建国之后周围强敌环伺,打了那么多年的仗谁都没法奈何谁,再打下去是劳民伤财,对大宋和辽国都没有好处。

真宗皇帝签和辽国订澶渊之盟颇受诟病,但是现在看来却是利大于弊。

就是丢人。

两国开战时禁止交易,可两国之间的交易不是朝廷说停就能停的,朝廷不允许民间就走私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办法总比困难多。

后来两国签订盟约停战,榷场贸易取代民间走私,朝廷先后在雄州、霸州、安肃军三处设置榷场与辽国进行贸易,后来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在广信军也设置了榷场。

辽国那边最重要的榷场在涿州,和大宋的雄州榷场地位相当,别的不说,朝廷每年只契丹羊就要购买数万头,耗费官私钱四十余万缗,数额相当巨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