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是。这是程季康送给何澄的,希望她能够更快乐。”
何澄喉头一紧。
她良久不语,而后,缓缓伸出两条手臂,软蛇似绕过程季康脖子后面,将他往自己身上拉下来,吻上去。
上楼后,一屋子人都睡着了。房子太小,她怕吵醒家里人,连洗漱都关着门,也不敢出声,但家里没有人被吵醒,何爸跟奶奶的鼻鼾声,此起彼伏。她轻手轻脚爬到床上,躺进被窝里,掏出一部诺基亚手机。
这是刚才绵长不息的深吻后,程季康问怎样联系她方便。何澄说,“万仁跟你的秘书都有我的传呼机号码。”
“那是杂志社配的吧?这样不方便。”他在车上拿出一部崭新的手机,递给她。何澄迟疑。程季康说,“我希望我挂念你时,能够很方便地联系到你。”何澄这才接下。下车前,程季康又吻了吻她脸颊。
此时此刻,诺基亚手机震了一下,何澄吓一跳,赶紧把它塞进被窝里。手机屏幕显示“1newmessage”。她点开,一个陌生号码发来一句,“Goodnight。”何澄久久看着屏幕上这两个字,半晌才想起回复他一句晚安。她将这个电话号码存下来,关掉手机,抱着入睡。
第41章【2-25】对她好,只因有价值
程一清忙归忙,并没将好友抛在脑后。上次见面,她注意到何澄有些憔悴,人也变得话少,但既然她不愿意说,程一清也不好追问。回来后,她勤快地给好友写起邮件来。话语絮絮叨叨绵绵密密,都是自己的近况,也都是双程记的进展——
“阿澄,我在香港参观程记集团,大受启发。原来传统糕点,经过现代企业管理和现代工艺包装后,可以做到这个程度。虽然现在的香港程记不及金融风暴前的盛况,但依然是一代港人的精神回忆。什么时候,双程记也能成为所有中国人,甚至所有华人的集体回忆呢?”
“阿澄,我今天在外面吃饭,见到有些有钱老板居然不点帝皇蟹,不吃东星斑,不好龙虾,只要青菜豆腐,再加碗雪耳糖水,说要‘润一润’。你知道我的,为人八卦,就上前搭讪,问老板怎么吃这么素。结果那个老板说,他圈子里的朋友都这样,这叫养生。我想了一下,传统糕点多油盐,如果在八九十年代,当然没人觉得有问题啦。但踏入二千年,现代都市人的口味跟生活习惯都变了,可能真的需要改良一下了。”
程一清给何澄发了不少邮件,何澄却只是偶尔回一两封,句子也不长。她说最近重新思考职业,也许记者未必适合自己。“我觉得过去荒废了很多时间,原来人生有这样多可能性。上次见到阿清,你追求梦想的状态,光芒耀眼,希望我也早点追赶上你。”
程一清觉得何澄这话说得怪怪的。好朋友之间,哪里有什么你追我赶呢?而且记者不是她一直想要做的职业吗?也许是香港这座城市给她带来的新鲜变化吧。
程一清并没多想,她真心为好友的新变化而高兴。眼下,双程记也需要一些新变化了。
这天出门有雨,程一清没骑车,又忘了带伞。下班后她想去去店里看看,又打不到车,正好遇上程季泽。他也要去店里看看,便两人一块儿去。程一清之前巡店毫无章法,去了香港后,发觉香港程记有巡店流程,她有样学样,知道要看销售数据、人员状态、卫生条件、货品陈列、库房以及点数交接班表等。一圈看下来没什么问题,而晚饭时间到了,程季泽提议到隔壁吃饭。
这家店吃韩国料理。当时广州的日韩料理店刚起步,做得好的店颇受欢迎,在外面排着队。叫到号了,二人进到里面吃饭。铁锅滋滋冒着热气,程季泽夹着肉,在上面烤着,慢慢翻面。
程季泽头也没抬:“你一直盯着我看,在想什么?”
“想跟你说工厂的事。”程一清说,上次工厂“叛变”一事,一直令她心有余悸,夜里睡觉也梦见双程记做大后,再次被眼红,再次被迫停产。现在他们找的这家代工厂,是一家糕点企业旗下工厂,她请员工吃宵夜,打好关系,打听到消息说,目前双程记一直扩大产生,这家企业已经有点担心再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了。
程季泽知道这事,他也在暗中考察其他工厂了。他夹给程一清一片五花肉:“我正在找——”
“我已经找到了。”程一清说着,掏出一张名片递给程季泽。程季泽接过来看。那片肉安静地搁在程一清盘子上。
程季泽抬起眼:“我知道这家厂,但他们不过关。”
“我知道,我知道。”程一清说,这家厂比较没落,生产线也陈旧,质检方面不符合双程记要求,“但只要有新设备,就没问题。”
“他们愿意买新机器?”
“不愿意。除非我们出钱。”
程季泽不语。双程记现在发展势头虽好,但因为一路在烧钱卖广告跟扩店,资金仍然紧张。内地经济高歌猛进,大家都在扩张,从没想过会有不好的一天。但香港刚经历过金融风暴,他对此心有余悸,因此并不打算走六七十年代香港程记老路,自建工厂。毕竟,六七十年代香港大堆人涌入,土地跟人工都便宜,但如今内地的人工物价比起改革开放初,可要贵多了。
程一清见他不吭声,连连追问:“怎么样?你觉得可以吗?”
“我回去再算一下。”他敷衍她,也算是婉拒。
“我算过了。我们可以将购买设备的费用从代工费里扣,这样对双方都好。”
“再谈吧。”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