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在乱世想要壮大,就少不了吞并较弱的势力。
在虎头寨修整了一日,等到天气稍晴,魏策再一次率神威卫出击。
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魏策踏平了周边数十里的三处寨子。
这些寨子和虎头寨都差不多大,里面基本上都是些逃民隐户,都是百来户。
都是之前仗着熟悉地形和提前埋伏抢过朱家商队的贼匪。
寨子里不全是贼匪,还有很多逃避兵役徭役的流民。
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就是太平寨的寨民和神威卫之间的关系,相伴相生。
这些存在本来应该是官府严厉打击的对象,在大隋建立之初,也进行过一波打击,当时收获了很多的劳动力人口。
但是伴随着如今杨广的强征薄敛,这些寨子又一次死灰复燃。
这些流民也会下山随着贼匪作案,就算不杀人也帮着抬个东西,而有的贼匪也会自己种地,究其根本都还是为了活下去。
所以魏策对于他们是只诛首恶,罪不至死的编入仆从军充当辅兵,其余人则是打散分化到其他寨子当中开始生活。
后续魏策也是用新征召的卫兵替换了驻扎的神威卫,这些卫兵基本上都是新兵,用来维持秩序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在这些寨子里,魏策都留了一队神威卫,一边发展寨子,一边训练这些卫兵,也是给这些神威卫一个参与管理和磨练的机会。
魏策最终要的是将他们培养成能够立刻上岗的军官,不需要做的多么好,只要能将自己的政令执行下去就行了。
进入深冬之后,魏策将神威卫重新聚拢到了一起。
经过攻打这几个寨子的试验,他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打仗真的能加速精锐天赋的形成。
参与打仗的五百神威卫,和留守老家坚持训练的神威卫,双方出现了显著性的差距。
尤其是全程打完所有仗的第一百夫队,已经诞生了精锐天赋——浮步。
本来魏策以为能在水面行走是形容词,结果是真的能在水面行走,甚至还能扛着重物在水面上行走。
看到能够四平八稳地站在水面之上闪转腾挪的神威卫,魏策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过这种状态很消耗体力,并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坚持的最久的也不过是半个时辰。
横渡大海是不可能了,但是努努力到时候横跨长江黄河似乎没有一点问题。
魏策敏锐地注意到,这个精锐天赋诞生前和诞生后完全是两码事。
诞生前的雏形,虽说能让士卒更加灵巧,更加适应崎岖的山路,可依旧在人类的范畴当中,属于可以常规理解的范围。
但诞生了精锐天赋之后,完全不能用常态理解去解释。
诞生前一天还没办法在水面站立,诞生后一天直接就能在水面行走了,完全没有过度。
魏策将这种现象全部记录下来,并且将自己的种种猜想也写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