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寂静无声。
唯有蓝玉的叩头声、哀求声回荡其间。
老朱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朱标的诸多子嗣里,他最钟爱的是朱雄英。
可惜朱雄英英年早逝。
自此之后,朱元璋与诸位孙辈鲜少往来。
主要是为了避免触景生情,想起朱雄英而悲痛不已。
直到朱标去世,老朱才因未来皇位继承问题开始留意孙辈们。
朱允炆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他的视野。
在朱标卧病之际,朱允炆几乎日夜守在病榻旁悉心照料。
尽管太子朱标身边不乏太监宫女服侍,
但儿子亲自伺候终究不同寻常。
朱标离世后,朱允炆悲痛欲绝。
哭得昏天暗地,数日粒米未进。
朱元璋不得不亲自抚慰。
由此,朱允炆在他心中的形象愈发仁慈孝顺。
一番深思熟虑后,老朱最终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然而,今日朱允熥的表现,却让他眼前一新。
先前他对蓝玉所言,实则是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露无遗。
朱允熥直截了当地指出,表面上似乎在责备蓝玉,实际上是为他好。
在朝堂之上,当着众人的面把事情挑明,这使得朱元璋以后很难再对蓝玉下手。
完全打乱了他的布局。
然而另一方面,这也迫使他必须认真权衡,究竟立朱允炆还是朱允熥为皇太孙。
若不杀蓝玉,也不惩罚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那么谁继承大统后能驾驭他们,必将成为关键问题。
否则,一旦他驾崩,这些人很可能做出废立之事。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思也愈发纠结。
朱允熥这一招真可谓精妙绝伦!
一面教训蓝玉,一面又维护了他,令其既服气又感激。
既震慑了蓝玉,又收服了他的忠心。
与此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将难题抛给了自己的祖父。
一箭三雕!
高明!
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谋略?
“起来吧!”
朱元璋语气平静。
“我怎会有那种想法?你别听这小子胡说。”
“熥儿,还不快扶你舅姥爷起来!”
朱允熥上前搀扶蓝玉。
蓝玉急忙起身,毕恭毕敬地道:“不敢劳动殿下!”
经过刚才一番点醒,蓝玉已明白过来。
朱允熥虽当众打了他一巴掌,让他颜面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