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
“悖逆之言!”
……
半晌后,群臣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纷纷指责。
御史王朴出列奏道:“启禀陛下,臣要弹劾皇孙朱允熥。此子口出狂言,冒犯长辈,无视君父,请陛下严惩。”
朱允熥冷哼一声:“如今的陛下是我祖父,怎能称君父?这不是乱了辈分吗。”
“你学富五车,这点道理都不懂?不如回家多读几年书。”
王朴气得语无伦次:“你……你……”
“朱允熥,不得无礼!”
一声震天响喝,如雷霆般轰入朱允熥耳中,让他耳膜隐隐作痛。
这声音何其可怕。
转头一看,发声者竟是大明开国名将、他的舅姥爷——凉国公蓝玉。
“小兔崽子,毛都没长全,胆子倒不小。”
“要怪就怪你爹和你祖父太宠你了,竟让你敢在朝堂上,对着文武百官大放厥词,我看你是欠教训了。”
“还不赶紧向你祖父认错,信不信我给你一巴掌!”
洪亮的声音让整个大殿嗡嗡作响。
但朱允熥从蓝玉的话中察觉到了维护之意。
蓝玉话中的潜台词都是说他刚才的要求不过是孩子不懂事,胡说八道。
把事情往家庭内部矛盾上引导。
小孩子被宠惯了,难免会有些无法无天,不懂规矩。
教训一下就好,不必太过认真,更别拿国家大事来较真。
这反而是在保护他。
“看来蓝玉比我想象的要聪明啊!”朱允熥心中暗自思索。
突然发生这样的变故,蓝玉能立刻表现出愤怒的样子,不动声色地用言语帮助外甥孙摆脱困境,这种心思,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很快,朱允熥就释然了。
跟随老朱打天下,南征北战多年,从基层一步步升到大将军,在朝堂武将中位居顶端的凉国公,怎么可能会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有勇无谋呢?
蓝玉是王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的女儿常氏早年嫁给太子朱标,生下了朱雄英和朱允熥两个儿子。
朱雄英早年去世。
从亲疏关系来看,老朱众多子孙中,只有朱允熥和蓝玉关系最近。
相比之下,朱允炆并非常氏所生,中间隔了一层。
所以蓝玉自然要护着朱允熥。
此时第一个站出来指责他,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但朱允熥却不领情。
老朱为什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不是他呢?
如果按照立嫡的原则,他朱允熥才是朱标真正的嫡子。
朱雄英死后,朱标去世,他本应被立为皇太孙。
朱允炆虽然比他年长,却是庶出。
可是老朱却下旨将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扶正,给他强加上嫡长子的身份,立他为皇太孙。
这固然有朱允炆会演戏,表现得孝顺恭敬,深受朱元璋喜爱的因素。
更重要的原因是,吕氏的父亲只是太常寺卿。
身为文官,没有兵权,不会对皇帝构成威胁。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登基后,不用担心外戚干预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