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跪倒在地,郑重地叩了三个头,双手抱拳说道:“大将军,请多保重!”
“好了,别这样。”蓝玉毫不在意地说:“吴王殿下虽已将我拘捕,但尚未审问定罪。”
“是忠是奸,自有天意知晓。”
“大明律法严谨,陛下与吴王都会明察秋毫,不会错判无辜之人!”
“我蓝玉光明磊落,无惧他人毁谤。”
“你先回去吧,我没事,死不了!”
王弼深深看了他一眼,未作回应,再次拱手致礼,随后转身离开。
其余勋贵武将也相继散去。
角落里,朱高炽拉了拉朱高煦:“快走!”
朱高煦不满道:“他们还没动起手来,我们怎能就这样走了。”
“走吧!”朱高炽催促,“打不起来的,别看了。再不走,被吴王发现,可就麻烦了。”
刚才两人闹得太凶,此刻朱高炽已经感到不安。
然而朱高煦毫无畏惧,轻蔑地说:“怕什么?他是皇祖父的孙子,难道我们就不是吗?他又怎能奈何得了我们?”
“你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迟早会害了自己。”朱高炽无奈地摇头。
“他敢怎样?不过就是把我们关起来打一顿罢了,又有何妨?”
当时兄弟俩年纪尚小,关系十分亲密。
“你不跟我一起走,那我可先走了。”朱高炽又一次劝道,“留得生机,方能东山再起。况且,这幕戏才刚开始,后面还有更多值得一看的内容。”
朱高煦愣了一下,问道:“真的吗?但他们刚才并未交战,也没有血腥厮杀,实在令我失望。那么,之后还有什么戏码呢?”
朱高炽答道:“抓住蓝玉只是个开端。接下来,如何审理案件,以及对蓝玉的判决,这才是关键所在。”
“王弼那些勋贵武将,不过是暂且退去,并非真的放弃蓝玉不管。”
朱高煦眼睛一亮,击掌笑道:“这话说得通!我倒要看看接下来的好戏了!”
兄弟俩随即随同其他勋贵子弟一同离开,很快隐没在长街的尽头。
朱允熥深深凝视了他们一眼。
这两个顽劣小子,看来得找个时机好好管教一番了。
而且,他还能利用这两人,对朱棣施加压力。
朱棣既然敢于放他们出来,就得做好被反咬一口的心理准备。
他心中思虑间,脑中已然有了不少主意。
等到众人散尽,朱允熥唇角扬起一丝浅笑,看向从车顶下来准备迎接他的蓝玉,眼神里透着几分复杂。
事情能够这般迅速平息,全靠蓝玉的劝解。
在这关键时候,幸亏蓝玉作出了正确的决定。
朱允熥也感到一阵轻松。
今天这件事,最让他忐忑不安的就是蓝玉的态度。
对此,他并无十足的把握。
老朱是在考验他,而他同样也在考验蓝玉。
凉国公府毕竟不同于卜家。
王弼带领的那些勋贵武将也不是普通民众。
如果蓝玉执意反抗,他或许也只能狠下心来采取极端手段。
即便因此自损前程!
在金陵城里,身边又有这么多锦衣卫保护,他完全不必为自身的安危担忧。
王弼若真要率众围攻,那便是自寻死路。
好在结果皆大欢喜,一切并未发生,朱允熥终于放下心来。
随即吩咐蒋瓛:“我们也该动身了。”
蒋瓛低声问:“吴王殿下,这两人是要送回锦衣卫大牢,还是刑部呢?锦衣卫大牢荒废已久,若要拘押,恐怕得先派人准备一下。”
朱允熥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早在洪武二十年,也就是五年前,朱元璋就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有在押犯人都移交给刑部。
至于以往的审判权,则归于三法司。
简单来说,如今的锦衣卫虽然仍有抓捕犯人的权力,但抓到人后必须送到刑部处理。
之后的审讯与定罪,均由刑部、都察院以及大理寺等三法司负责。
锦衣卫只负责前期的抓捕工作,后续的审判则与己无关。
朱元璋在发现锦衣卫权力过盛并存在诸多隐患后,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明代时期,锦衣卫的权力与职责时常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洪武年间,更是经历了多次调整,其权力大小、人员规模均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