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午了,人差不多到齐了。
“大山,你姐还没来,这咋办?”肖大娘有些难堪了。
肖大山正高兴呢,正在查看之前按照收生姥姥(钱稳婆)的要求,备好的东西,生怕有个缺失。东西有些多,好在春娘舅舅是开杂货铺的,倒是也好弄。
挑脐簪子、围盆布、缸炉(一种点心)小米儿、金银锞子(如没有则用黄白饰代之),什么花儿、朵儿、升儿、斗儿、锁头、秤坨、小镜子、牙刷子、刮舌子、青布尖儿、青茶叶、新梳子、新笼子、胭脂粉、猪胰皂团、新毛巾、铜茶盘、大葱、姜片、艾叶球儿、烘笼儿、香烛、钱粮纸码儿、生熟鸡蛋、棒槌等等。还要熬好槐条蒲艾水,用胭脂染红桂圆、荔枝、生花生、栗子若干。
听到肖大娘的话,肖大山四处打量了下,果然没有看到肖大妮的身影。
“娘,不急,这不是还没到午后嘛。”
“我也知道,但是,这可是你的第一个孩子,你姐姐,这个当长辈的不在可不行。再说了,咱们这喜三也只请了近亲来贺,你亲姐姐不到,你面上也不好看”
肖大娘这话说的也不错,“洗三”之日,通常只有近亲来贺,多送给产妇一些油糕、桂花缸炉、破边缸炉、鸡蛋、红糖等食品或者送些小孩所用的衣服、鞋、袜等作为礼品。
今天来的人虽然也不多,但是都是和肖大山他们关系交好的,正儿八经的亲戚的话,也就是春娘的舅舅他们,还有靠山村的亲戚,以及几个和肖大山有交集的生意人。
“娘,没事,都是一家人,姐姐要是赶不及的话也就罢了”对于肖大山来说,肖大妮不来的话,也许是最好的。
这万一要是肖大妮脾气上来了,闹出的什么事,肖大山可不想这好好的日子,闹出什么事来。
肖大娘见肖大山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也没办法了,只能心里暗暗期盼着,肖大妮一定要来。
“洗三”饭菜倒也不用准备。按照习俗,用一顿炒菜面来进行招待即可,富户亦不过在酒菜上丰富些,主食必定是面条,俗称“洗三面”。坐席时,照例让收生姥姥坐在正座上,当成上宾款待。
钱稳婆今天可是高兴极了,被肖大山三请四请的才坐在正坐上,看着下坐着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到时候的添盆可少不了。
一顿“洗三”饭吃的倒也尽兴,大家相互之间也认识,即便现在不认识小酒一喝,那话赶着话,很快就熟络起来。
吃完了饭,就要准备“洗三”仪式了。
“洗三”在午饭后举行,由收生姥姥来操持。
钱稳婆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
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一对“小双包”(祭祀时专用的羊油小红蜡),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
钱稳婆转身又在春娘卧室的炕头上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作为供品。
照例由老婆婆上香叩,收生姥姥亦随之三拜。
然后,让肖大山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上。这时,钱稳婆把婴儿一抱,“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
这个时候需要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
如添的是金银锞子、硬币就放在盆里,如添的是纸币银票则放在茶盘里。
此外,还可以添些桂圆、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亲朋亦随之遵礼如仪。遇着耗财买脸的真有往盆里放金银锞子和“黄白”饰的。贫者最不济的也要放进几枚铜币。
收生姥姥有套固定的祝词,你添什么,她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