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麦提起身,杯沿轻轻一碰,酒水只浅浅一晃,连唇都未沾。
唐若曦虽然笑得温软,杯子一响,可眼神却冷冽得像刀。
吴俊豪见状,仿佛什么也没察觉,自顾自仰头喝了一大口,笑着压低声音:“聊得这么热闹,不会在背后合伙搞新标准吧?咱们这些同行,可都盯着呢,别到时候一个标准下来,把人圈在外头啃骨头。”
话说得轻松,刀锋却暗藏其后。
麦麦提看了他一眼,神情淡漠,声音平静:“标准不是谁想蹭就能蹭得上的,得先看得懂图纸。”
周围人微微一震。
唐若曦顺势一笑,声音柔得发凉:“更何况,真正能写标准的人,也没空盯着别人怎么啃骨头。”
吴俊豪的笑僵了半秒,端着杯子站在原地,脸色阴沉。
他眯了眯眼,慢条斯理道:“写得出标准的人,我见得多,活不到验收的,也不少。”
空气像被生生撕碎。
麦麦提只是微微一笑,懒得再答话,低头慢条斯理地剥起桌上的坚果。
唐若曦也没再看吴俊豪,只微微偏头,与旁边的工程师低声说了句什么,像是已经把这个插曲彻底当成空气。
吴俊豪站了两秒,终是拎着酒杯冷笑着走开,身后几个跟班小心翼翼地跟着,气氛像被冷风卷过。
当吴俊豪带着一股寒气离开以后,餐桌上的气氛逐渐恢复了平静,只是,每个人的神色都略显紧绷。
麦麦提和唐若曦虽然还在交流,可话题已经不再是技术与产业布局上了。
“麦总,你认识这个吴总吗?”
唐若曦捏着酒杯,忽然问道,“我查过历年国产风电的年报,似乎他是近几年才异军突起,风头很劲。按理说,像他这种角色,应该有些背景才对。”
麦麦提闻言,下意识地想到了王曦权。
这次来,他本以为能碰到王老师,然而一到现场,就听老朋友杨启帆说,王曦权一个月前在新世纪饭店参加华电公司举办的风电研讨会时,突发心梗,紧急送医、架上了六根支架。
垂暮之年,风雨见尽。好在,王老师终究没有再和吴俊豪“同流合污”。
想来,就算没有麦麦提当年那一声提醒,王曦权也不会与这个急功近利的主继续——他在建议海华公司开展自主研发时,就已经看破了吴俊豪的真面目。
那时候,海华接到了太多的订单,必须加紧生产,吴俊豪忙着追逐眼前的利润,对真正的技术研发根本不屑一顾。
王曦权于是留下一句简短的话算作告别:“那你们忙吧,赶紧赚你们的钱!”
就在那个空档,明阳风电找到了王曦权,王曦权介入了;随后,国电联合动力也找上了他,他也给予了积极的帮助和支持。
麦麦提虽然有想过通过亚风吸纳王曦权,但王老师笑言:“亚风和鑫风做得很好,我倒是怕去添麻烦。我还是多聊聊技术,防止老年痴呆吧!”
麦麦提无奈,只得放弃了强求。
回到酒席上,唐若曦的依旧在空气里回荡,麦麦提却只是轻抿一口酒,依旧未正面回应。
两人对视间,火花刚刚升起,却又被酒杯轻轻搅拌地荡为涟漪。
——
夜深时,麦麦提回到了下榻的酒店。
房间里只开了一盏小灯,窗外是城市朦胧的灯火,他靠在沙发上,独自复盘着今晚的交锋。
吴俊豪的意图昭然若揭——趁着新一轮风电政策刺激,疯狂推大机组、抢大装机,用所谓的“大兆瓦时代”的口号,硬生生把中国风电拉向超大型化和规模竞速的赛道。
而真正让麦麦提皱眉的,是今晚酒席间,唐若曦低声提到的一则内部消息:国家能源局正在酝酿一项“平价上网达标专项考核”。
根据流出的草案,未来三年内,所有风电项目必须达到指定的发电小时数标准,否则不仅取消后续指标支持,还要列入“国有资源闲置黑名单”,主管单位将被约谈甚至问责。
初衷是好的——鼓励理性开发,提前布局平价上网时代,防止粗放式抢装留下烂摊子。
可一旦落到现实里,麦麦提却清楚地嗅到了一丝走样的味道。
吴俊豪那帮人,已经在蠢蠢欲动。
他们不是为做优项目,是想要利用这份政策倒逼,催生一场数字游戏:机组超大型化,项目仓促开工,低风速适配与长期效率统统被抛诸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