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瀚海如风 > 第103章 这TM的都能跑(第1页)

第103章 这TM的都能跑(第1页)

马文斌以为麦麦提只是想“操蛋”,却没想到他真的就这么做了。

第二天一早,他的桌面上就静静地躺着一张便签纸。

几行字,歪歪斜斜,像是深夜用指甲刻出来的。

五个专项组,每组各写了一个名字和对应单位,旁边圈着一行小小的备注。

——并网建模:北电老李(原国网调度中心仿真组)

——控制算法陈知源(南网二次系统出身,熟虚拟同步机)

——功率电子:张厚德(哈工大,IGBT模块开发组)

——系统仿真赵衡阳(电气规划总院,曾参与特高压仿真)

——设备验证“风创实验室”(深圳)

马文斌怔了怔,指着最后一行,疑惑道:“……风创实验室?哪个?”

麦麦提抬了抬眼皮,似笑非笑。

“我以前在深圳那边认识的。”

说着,他从抽屉里摸出一份摊旧了的文件夹,扔到桌上。

文件夹角上,有一行小字,几乎快磨掉了,隐隐还能看清:——风创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马文斌目光一凝。

这名字他听过。

几年前南山那片孵化器搞过一轮新能源专项,风创拿过低压穿越模拟测试项目,但后来就没了消息,坊间都说早倒闭了。

“……不是早关了吗?”他压着嗓子问。

麦麦提随手翻开文件夹,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实验记录。

他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的事:“那位香港老板,表面上是把厂子关了。但实验平台没动。台架、逆变器、并网接口、风机模拟器,核心设备都还在。”

他顿了顿,嘴角掠过一丝锋利的笑意:“当年拿着深圳专项的钱,做的是并网抗干扰试验。其实我当时就在台架底下,留了第二套接口——专门用来做虚拟同步机算法验证。”

马文斌听得头皮一阵发麻。

半晌,才闷声道:“……你早就盯着了。”

麦麦提笑了笑,不置可否。

“风创只是其中一个。”他叹了口气,忽然感慨,“南头还有家‘联储动力’,挂着逆变器测试的名头,实际上,我让他们堆了整套的STATCOM动态模型;还有‘博能数据’,表面做负荷预测,后端仿真平台里藏着一套自建电网仿真器。”

马文斌彻底沉默了。

麦麦提指尖轻敲着桌面,一下一下,像敲鼓点。

“所以说啊,归一计划,可真不是空想。”

他再次压低声音道:“基础设施、算法路径、仿真环境,我都准备过一轮了。只是缺一个契机,把它们统起来。”

马文斌咬紧后槽牙,压着嗓子问:“……第一步,怎么走?”

麦麦提眯了眯眼,隔空指了指那张便利签。

“还是先拉人。老李、陈知源、张厚德、赵衡阳,我们跟他们逐个接触——先别谈归一计划,就用‘并网建模协作小组’名义起步。”

他飞快列着步骤,熟练得像是已经在脑海里推演了无数遍:

“——并网模型,由老李主导,吃透国家调度规程和保护设定细则。”

“——同步控制算法,陈知源先用VSG打底,搭配小信号稳定分析,做弱网穿越预研。”

“——功率电子,张厚德带队,把逆变器的动态控制性能推到极限,预留扩展口给STATCOM并联。”

“——系统仿真,赵秋阳那套自建电网模型启用,先跑小系统,逐步扩展到220kV节点规模。”

“至于第一批测试场地……”

麦麦提抬手,在纸上又重重画了个圈。

——达坂城旧场。

马文斌一怔:“旧场?那地方设备都老得掉渣了。”

麦麦提淡淡道:“越老越好。老风机、弱网、低短路比,最恶劣的环境,就是最好的试验田。”

他顿了顿,眼神如冰冷星光:

“能在旧厂并上去,就能在全国任何地方并上去。”|

麦麦提的手脚很快。

一周内,五个名字,四个地点,他亲自跑了三趟,马文斌跑了两趟,剩下的,靠电话和中间人传说。

没有签合同,没有正式文件,只有一封封私信和一份份口头承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