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瀚海套装 > 第90章 重组荷兰工厂(第1页)

第90章 重组荷兰工厂(第1页)

尽管马文斌心中仍有疑虑,但他明白,如果这个提案能落地,风电场的边际效益将被彻底重塑。

接下来的几天,他和麦麦提一前一后,拿着数据和模拟报告四处游说,力排众议,向相关部门和机构阐明了风电制氢的可行性和潜力。

撰写的提案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在政策上找到了一个薄弱环节:国家能源局最近正在推广“绿电路径”,并愿意为有前瞻性的项目提供支持。

但现实没有理想那么顺滑。

电网调度依旧冷淡,撂下一句:“你们提出的这些,都是远期规划。我们目前只关注电网的稳定性和负荷的平衡。”

环保局那边更是谨慎,担心氢气运输与储存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在达坂城这种偏远区域,任何小事故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但这些难题并不能阻碍项目的进展。

新一轮的实验数据证明,碱性电解槽能够稳定、安全地实现风电转化为氢气的过程,并且所有的储存和运输环节都经过严格设计和测试,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理论数据支撑后,质疑被逐一回应。

麦麦提最终又在能源局内部找到一个“压线观察”的口子——项目被列入“技术探索型试点”。

不立项、不拨款,但默许其“在地方政策自留地内运行”。

达坂城风电场南侧,一块不起眼的边角地带被圈了出来。几台改装过的集装箱电解槽安静启动,昼夜不息地吸收着风的余脉,缓慢产出微量氢气。

氢气暂不出场、不运输,先就地消纳,用于风电场维护车辆的小型燃料电池尝试,也为周边牧区便携炉具做基础性能测试。

小、小的几乎不值一提。

但这一步,就像春天地里第一株发芽的庄稼——可一旦长出头,谁也挡不住。

——

电化氢试点项目刚稳定运转没多久,麦麦提就收到了保罗先生发来的密封文件。

密信所用的牛皮纸封套上没有标识,只有一串荷兰文与一个印着“保密文件”的红色章盖。

保罗先生没让他失望——对DeltaTechMetal全盘收购正式完成。

这家原本坐落于荷兰工业腹地的零部件加工厂,曾为多家整机制造商代工联轴器、偏航齿轮组,以及750kW以下风电机专用齿轮箱。

设备虽说确实落后,但核心铣削设备、热处理系统和自动测试台均处于良好状态。

最重要的是,此次收购不仅获得了实体设备,还完整打包了原厂的技术文档、设计图纸、工艺参数数据库,以及全部可转授权的实用型专利。

说白了——这就是一整套“拆箱即用”的工业化骨架。

只要装得下、供得上、跟得起,就能直接开机生产。

收购价格,在保罗几轮艰难谈判之后,最终与银行方面达成一致:97。4万欧元,相当于一千一百万人民币。

一半用于设备与资产估值,另一半则用于员工遣散与中层管理团队的转岗安置。

款项汇出,绕的是香港一家离岸公司渠道——账目干净,流程隐蔽,足够避开大陆系统的“过度关注”。

麦麦提拿出的对接公司,并不是作为主平台的“亚风公司”——而是“深航新能源设备服务部”。

名义上“代理零部件”,实际上是为国产化路径预留出合法合规的技术缓冲区——既能吃得下外部资源,也能腾得出机制空间。

钱款到账后,设备很快被封箱装柜,列入航运清单,准备从鹿特丹港发往深圳盐田港。

不过,比设备更早动身的,是三名来自原厂的技术管理骨干

这是保罗先生亲自出面游说的原厂管理人员——他告诉他们,香港那边的雇主愿意提供远高于市场的待遇,并承诺技术职责不变、工作内容不缩水。

在荷兰制造业渐次收缩的大背景下,他们能选择的其实不多。而这份来自东方的邀约,至少给了他们一次“重新出发”的机会。

三人最终点头接受:

彼得·德容:原机械加工车间主管,精通传统车铣设备调校,专长于中型齿轮与联轴器的精密公差管理,也是厂里唯一能单人搞定750kW主轴联轴器内孔偏摆调校的人

汉斯·鲁特曼,设备技改工程师:擅长将80年代老设备进行局部自动化升级,能在不更换主控系统的前提下改接PLC模块,是“花小钱搞定产能”的高手;

艾丽斯·冯·韦斯特:负责技术文件管理与客户联络,既懂图纸标准,也懂各类合同节点的流程推送,是欧洲几家整机客户指定的“可直接对接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