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瀚海套装 > 第76章 人为造风(第2页)

第76章 人为造风(第2页)

“我安排拍摄记录”黄伟兴从角落里冒出来,眼神亮得像在策展,“拍些‘定格奇迹’的片子,给他们写进汇报用。”

就在这时,已经安排好封锁位的麦麦提,抱着一份名单走了过来:“现在施工班组人手太少,光靠咱们这几个人嘛,现场热个逑闹的撒!”

“张妍,麻烦你紧急跑一趟,到托克逊借调几位装卸工,穿上统一的蓝工服,在场区四处分散作业。”麦麦提沉声道,“吊装班、地勘组、电缆组、各分两人,形成‘多组协作’凑热闹。”

“那要是他们问我们?”张妍迟疑,担忧道。

“统一口径:‘任务紧、调兵遣将’,只说项目紧张,不提具体原因。”麦麦提回答得十分干脆利落。

人、氛围、流程安排得七七八八,最后一步是最关键,也就领导视察历来必备的准备——指定参观路线。

“我来接人,路线我来定——他们只看这三处:一号风机吊装平台、八号塔基配筋现场,临时变电站配线区。”谢世齐在安排路线时,眯眼一笑:“这三地方是我们这几个月来最像样、也最‘能讲故事’的地方。至于其他的,统统设为非开放区——以‘高空作业风险’为由、谢绝入内。”

马文斌忽然补了一句:“依我看撒,不如再配个讲解员,把他们的注意力,往‘边疆电力接入难’,‘极端工况下的坚守’上靠——好上纲上线,模糊重点。”

“稳。”谢世齐点头。

一场视觉欺诈大戏,即将开场。

然而,谁都没料到,风场外围那条平日只供施工车通行的土路上,下午三点竟缓缓驶来一辆白色越野车——车牌虽是本地的,却悬挂着丹麦驻华项目部的通行证。

麦麦提隔着老远,一眼认出了副驾上的那张脸,脸色微变:“彼得·拉斯穆森。”

丹麦方派来的工程监理。

按原计划应在三天后抵达。

可现在,他没有发函、也没打电话,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提前现身,甚至还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我要现场确认塔筒吊装方式是否符合主机负载标准。”

“你不是说他们17号才来?”张妍一把拉住麦麦提,小声急问,声音几乎卡在嗓子眼。

麦麦提没立刻回答。他的眼神在风场上迅速扫了一圈,像是脑中开了多线程程序,一边演算,一边翻阅最坏可能。

“提早不提早,效果嘛都一样嘚。”

他眯起眼,语气稳得像水泥未干时最后一铲,“张妍,你去接待,全程盯住。我随后跟上。记住,只带他去看四号塔基——别的地方,一个都不许进。”

张妍点头,深吸口气,快步走向彼得,脸上已经挂起那张精致的“外交标准笑容”。

麦麦提转身钻进指挥部,推门而入就吩咐:“质量监测日志拿出来——全套的,包括塔基钢筋验收、混凝土回弹数据、振捣记录,每一项都补上注释,技术术语越密越好。”

“要让他看到什么?”有人迟疑问。

“让他看不完。”麦麦提头也不抬,“他越陷进细节里,就越来不及琢磨我们到底干了几座塔基!”

彼得果然是个讲规矩但不易打发的角色。

他在四号塔基边站了整整二十分钟,时而蹲下身检查混凝土表面,时而翻看厚厚一摞数据报告,对照标准、逐条提问、仔细记录。

张妍则像变戏法似的,精准地递上各类图纸资料。

她英语不算流利,语速慢却用词极准,几次彼得试图转话题、切进项目进度或塔基分布图的方向,统统被她用“结构层设计规范”的术语给绕了回来。

仿佛整个风场只剩一座塔基,其他都还只是图纸上的幻影。

彼得在混凝土边绕了一圈,终于停下脚步。

他眉头紧锁,语气锋利如刀:“你们怎么回事?这样的塔筒吊装方案在丹麦和其他国家从未有过,严重不符我们安全标准!”

他伸手指着塔筒吊装的“模拟现场”,几乎是质问:“这种高空对接?你们的起重半径根本无法稳定控制整体重心!必须在地面将三节塔筒拼装完成,再整体吊装上去——这是基本常识。”

张妍正想开口缓和,麦麦提却抢先一步。

他走上前,站在彼得面前,从容地点了一根烟,嘴角微翘,声音低却不卑不亢:“你们没干过的事儿,就等于不能干?”

他顿了顿,转过头来,眼神坚定,“这个风场,是搭给中国人看的,不是给你们丹麦人吓的。”

他冷冷地盯着麦麦提:“出了任何问题,你们必须自行承担一切后果!”

麦麦提望着远处正在模拟对接的第三节塔筒,烟雾缭绕中,他缓缓吐出一句:“我当然会负责。设备、方案、人——我都心里有数。”

彼得被这句话彻底激怒。

他不再掩饰脸上的怒气,掏出照相机开始一通猛拍,又拿出记录本边走边写,还拍了张张妍脸上的特写,像是在为将来的“责任归属”存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