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号,农历三月十七,宜嫁娶。
艳阳高照,风光好。
暖风在山林间吹拂,树林摇曳,沙沙作响。
蝉鸣聒噪,山桃花盛开。
各路宾客悉数到来。
张辰在奶奶的指引下在堂屋门口一一认识。
见过的亲戚大多在心中感慨:“人长得不错,干净朗利,可惜是个憨傻的!“
“大娘,好久不见,这是顺平他儿子吧。
多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如今都要娶媳妇儿了!”
来人面容刚毅,步履稳健,身上有着一股干练勇猛的气势。
“大孙子,这是你陈叔叔,和你爹是战友呢!”奶奶眉开眼笑,带着张辰向前相迎。
张辰只是觉得眼前这人亲切一些,有些眼熟,并不明白父亲战友的含义。
只是笑着喊了一声:“陈叔叔好!”
奶奶见自己大孙子没有多热情,解释道:“小陈啊,你别介意,他就这样。”
“没事,毕竟好多年没见过了,那时候二憨还是个小萝卜头呢!
转眼就长大了!“
陈建军说着拍了拍张辰肩膀:“不错,这身子挺结实的,有练过?”
“我经常在山上来回跑!”
张辰并没有实话实说。
奶奶和师父都叮嘱过他,跟着道士师父学东西的事情尽量不让外人知晓。
虽然不太明白,但只是照本宣科,按照话术内容背出来就行了。
“不错!大娘,要不过段时间,让二憨他跟着我一段时间。
我想办法把他送到部队里,以后回来了还能分配个正当工作。”
“这,不好吧。顺平就剩这一个孩子了,到时候再折进去。我去了之后,怎么交代?”
“大娘你不用担心,如今战事基本平息了。
有我关照着,在二线部队熬炼几年,出来至少能去厂子里当个安保大队长!”
“这,过几天再说吧。“
“也好,大娘你好好给张辰他讲一讲。
我现在转业到咱们县的武装部当干部!
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
陈建军嘱咐一句,前往属于友客的那一桌。
大约十一点的时候,吉时已到。
唢呐声响,百鸟朝凤,喜庆版本开始演奏。
张辰穿着从村干部那里借来的中山装。
胸口带着大红花。
骑着骡子,往知青大院而去。
亲戚们按照亲疏远近跟在队伍两侧。
柳如烟将麻花辫子散开,梳理出一个发髻,将娘亲传给她的紫檀木簪子别上。
听见乐声靠近,到来,将红盖头盖上。
这红盖头只是红棕色土布,上面绣了朵牡丹。
望着张辰背着柳如烟离去的背影。
那些女知青一个个都十分羡慕,觉得此情此景很是美好。
“哎呀,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也能结婚。”
“仔细想想,留下来也不错呢,男耕女织,相夫教子。”
“这几年苦日子还没过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