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大公主名叫胡芸,是贵妃杨氏所生,她还育有一儿,那就是当朝太子胡乾。
由于皇后在生完胡婉后身患重病,彻底丧失生育能力,杨贵妃的儿子才被立为太子。
杨贵妃的父亲又是当朝丞相杨焘,杨家在大旭的地位可是仅次于皇家。
如果真是大公主将张韩截去,没有十足的证据,陛下也不会轻易派人调查。
“小余,你知不知道大公主的府邸在哪儿?”
“你不会是怀疑大公主吧。”余溪小心翼翼地把门关好。
“大公主他们在朝中的势力很大,如果真是大公主干的,那也就只能认了。”
认了?那可是自己的妻子,眼睁睁地看着她嫁人,只要还是个男人,都认不了。
“你只管告诉我大公主府在哪,其他的我自有办法。”
见郭逸的态度如此坚决,余溪也就不在劝了。
“那大公主是出了阁的公主,她不住在后宫,她在月阳城的少将军府里。”
“郭公公,你如何出得了这皇宫。”
看样子成为二公主门客这事的提前了。
“可是这腿关键时候不争气啊!”郭逸拼命地捶着自己的腿。
“小余,你去给我找一些笔墨来,我有急用。”
笔墨没一会儿便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郭逸拿起毛笔在纸上飞快地写着,字然虽丑,但还算能认。
“拜托你了小余,将这封信交给二公主。”
余溪接过信,没有丝毫犹豫便向外跑去。
宣德殿(皇帝办公的地方)外,余溪拿着信没等一会,便看见二公主从里面出来。
“二公主,这是郭公公给你的信。”
胡婉接过信,看了看信里写得歪七竖八的字。
“他还给你说什么了吗?”
“回禀二公主,郭公公就只给了奴才一封信。”
“那好吧,你先下去吧。”
胡婉盯着信又看了一遍,若有所思。
“这样真的行吗?”
衔香踮起脚,也先看看这信里的内容。
“公主殿下,那太监给你写的什么呀?”
胡婉将信折好,塞进衔香手中。
“衔香,你去叫几个人将郭公公抬过来,我再进去找父皇。”
宣德殿内,胡彻正在与几名大臣开会,商量蒙国和亲之事。
“陛下,老臣认为我大旭与那蒙国迟早都有一战,既然二公主不愿意和亲,那就打。”
镇国大将军冯章情绪激昂,虽上了年纪,但气势不减当年。
丞相杨焘连忙否定:“陛下,冯老将军所言的确不假,但这一战绝非现在打。”
“那什么时候打,等他们打到京城的时候再打吗?憋屈,太憋屈了。”
“冯老将军,你这话说得可不对了,丞相的意思是等到大旭国力强大的时候再与蒙国开战。”
兵部尚书将甘也是主和派。
“那陛下,既然两位大人都主张和亲,那还请陛下再做做二公主的思想工作,早日准备好和亲事宜。”
礼部尚书赵惜眼看和亲之事近在眼前,陛下还没有所定夺就着急。
“父皇,我答应和亲。”胡婉不顾李德的劝阻,硬闯进宣德殿内。
“陛下恕罪,老奴实在是拦不住二公主殿下。”
自从李德上次被陛下打了十仗,便变得更加尽心尽力了。
“退下吧,这没你的事了。”
众大臣看二公主来了,除了冯老将军,其他人都默默地将头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