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延熹八年,秋七月(公元165年)
河间国,饶阳县,解渎亭(今河北安国周边。
)
“这是哪里?”
王潜看着屋内陌生的环境,脸上满是茫然与惊慌。
他本是一名00后实习老师,于前不久被分配到一所高中学校,负责教授学生历史知识。
他只记得,为了讲好自已人生中的第一堂课,一直整理资料到后半夜,迷迷糊糊趴在桌上睡着了。
结果醒来之后,就莫名到了这个鬼地方。
一股纷乱的记忆涌入脑海之中。
“汉朝……延熹八年……”
身为一名历史老师,(尽管是实习的)对于“延熹”
这个年号他可是清楚的很。
历史上,几大党争之一的“党锢之祸”
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常言道:要想了解三国,首先要了解党锢之祸。
话说当今天子刘志,登基的时候只有十四岁,当时朝中权柄,全在梁冀之手。
要说这梁冀可是一个狠人,就因为上一任天子汉质帝,说了他一句:“跋扈将军”
,便被其毒死。
因此,在登基之初,刘志可谓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哪里不对,便步了上一任的后尘。
这种胆战心惊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三年。
此时的刘志已经二十七岁了,但却依旧没有亲政,而且诞下的几个皇子,也全都莫名其妙的夭折了。
他知道,如果继续放任梁冀不管,那么自已早晚有一天也会莫名其妙的驾崩。
忍了十三年的他,终于是下定决心,拼了!
于是,他便联合了单超、唐衡等五位宦官剿灭了梁冀。
因为感念五位宦官的功劳,刘志便对他们封了侯,而且都在万户以上。
这宦官一上位,立马便有人不干了。
这些人是谁呢?
没错,就是那些士人。
一群“阉人”
而已,居然爬到了我们高贵的士人头上,这还了得?
于是乎,朝野上下的士人,纷纷开始对宦官宣战。
一时间,打击宦官,便成了士人们的政治正确。
面对士人对宦官的发难,刘志也是气的不行。
老子被梁冀吓的要死的时候,不见你们出来说话,现在人家宦官帮我夺打倒了梁冀,你们又一个个又跳出来成忠臣了?
有一个算一个,凡是跟宦官作对的,统统抓起来!
有了皇帝的支持,宦官集团自然是大获全胜。
至于斗争失败的士人,则是被贴上了党人的标签,丢了官位和性命的同时,其门生子弟、亲友家眷也都遭到了禁锢,一律不许做官。
刘志的气是出了,但他亲近的宦官们,却也给大汉挖了一个大坑。
宦官掌权,不仅使诸多有学志士对大汉离心离德,更是导致了吏治的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最终导致了国政不稳、天下大乱。
可以说,党锢之祸,是造成汉末动乱,并最终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在提及汉桓帝的时候,会出现“痛恨”
二字的原因了。
……
过了好半晌,王潜这才叹息一声。
唉……
自已是喜欢古代历史没错,可这不代表自已喜欢来到古代生活啊。
而且自已没记错的话,到了延熹九年,也就是明年的时候,就要爆发党锢之祸了,紧接着大汉就会进入灵帝统治时期,随后就是无休止的动乱之中……
忍着刚刚穿越过来的不适,王潜也随即思索起了目前的处境。
自已所在的王家,也曾是这饶阳县的大户,祖父还曾做过一地县令,但是因为办公不利,而被罢了官。
至于自已的父亲,因为从小就体弱多病,所以家中财物大多都花在了他的身上,在自已三岁的时候,父亲便撒手人寰,家中只留母子二人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