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了一天。
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放晴。
陈光明跟几人说好明天出发,挑着箩筐去了镇上。
他先去市场把这段时间收的鸡毛鸭毛卖了,赚了九块钱。
随后他又去处理了那些山珍,才提着一只野鸡去找钟表店老板。
“要点什么?”
钟表老板收了野鸡,给了钱后笑道。
“还和之前一样吧。”陈光明递过去十块钱。
没一会儿,他挑着箩筐离开钟表店,随后去了趟供销社。
虽然自由市场这些地方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商品,但计划内的商品只能来供销社买。
他为了卖盐和肥皂这些东西,已经提早去自由市场买了票。
现在,他打算买些盐、肥皂、火柴、煤油等东西,丰富一下挑货郎的箩筐。
等卖东西的时候,可以先用这些日用品将人吸引过来,再趁机出售其他物美价廉的小商品。
“同志,现在红糖什么价收?”陈光明买完东西后问道。
“我们这儿现在不收红糖了。”
听了这话,陈光明知道镇上红糖开始滞销了。
自从去年放开限制后,镇上就出现了大量的糖厂。
甚至连他们村子都建了个红糖作坊,就能看出镇上有多少新建的红糖作坊,每天又能生产多少红糖了。
现在红糖数量太多,供销社和那些食品场的配额有限,超产红糖就要各个糖厂自己解决了。
陈光明将买好的日用品收起来,随后又去了自由市场的红糖收购点查看。
他刚到红糖收购点,就看到有村民在推销自己村里的红糖,价格竟然只要两毛。
但就算这样,红糖收购点还是要先看红糖质量,那些质量差些的,就算两毛一斤都不收。
“怎么会这样。”
“我这回去,怎么跟村民交代啊。”
这个村民哭丧着脸,完全不知所措了。
这些红糖可是整个村子唯一的营收,如果卖不出去,村里今年怎么过哟!
陈光明在远处看了一眼,挑起箩筐快步离开。
回到村子的时候。
他就看到村长和几个干部正在村口踱步。
看到陈光明回来,几人眼睛一亮,快步迎了上去。
“村长,你们找我?”
陈光明明知故问道。
连他都已经知道红糖滞销了,村里没理由不知道。
“光明,我们确实有事找你。”
村长连忙把消息说了。
其实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苗头。
红糖收购价从三毛一斤降到两毛五,最近还在降。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今天红糖收购点又把价格降到了两毛,还要查看红糖质量。
村里的红糖作坊刚建起来,怎么可能和大糖厂比。
现在红糖被退了回来,村长和干部都急得不行。
这时他们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陈光明。
陈光明能帮村里解决甘蔗,或许也能卖掉红糖。
“村长的意思是,让我帮村里代销红糖?”
陈光明沉吟。
“嗯。”
“上面已经同意,超产红糖可以自己卖。”
“只要你同意帮卖红糖,证明村里都可以给你出。”
村长连忙道。
原本红糖是计划内商品,需要先满足配额要求。
但镇上的糖厂真的太多了,红糖面临滞销,镇里就开了这个口子,也算给各个村留了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