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妹,你儿子真的找到一家收甘蔗的糖厂了?”
听人问起来,陈母笑容满面的点头。
消息既然已经传出去了,她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她就爱听别人夸自己儿子!
“光明真的越来越有本事了。”
“是啊是啊,就是不知道光明能不能也带带大家。”
村民们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唉,这个真没办法啊。”
“光明能找到糖厂,还是因为早就认识老板。”
“但糖厂每天给出四百斤的配额已经是极限了,甘蔗再多些,糖厂也不收啊。”
陈母唉声叹息,“如果真有机会,光年肯定去啊。”
陈光明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出,提早和陈母通了气。
此时,陈明勇的爹娘也被人围着问,听见陈母的话后,她们也连连点头,“是啊,我家两个也都没去呢。”
其他人听了也感觉有道理,这才作罢。
毕竟人家连亲兄弟都没带,怎么可能带其他人。
陈母简单的一句话,直接堵住了村里人的嘴。
见此,陈母也松口气。
陈明勇的娘就走过来,两人聊起来。
以往的时候,两个人关系可一般,都感觉对方带坏了自己的儿子,但现在儿子出息了,态度立马不一样。
特别是陈明勇娘,她知道是陈光明帮了自己儿子。
上来就是一通感谢的话。
两人就有说有笑的往甘蔗地里去。
“不就是赚了三块钱吗?还早出晚归的,谁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是啊,每天四百斤能赚三块钱,这价格一斤不得三分钱?糖厂怎么可能有给这么高的价。”
场中也有看不惯的,比如张婶子和陈大伯母。
原本不务正业的二流子竟然都比自己赚的多,村里很多小心眼的人,早就心里不平衡了。
“不知道我们能不能也出去找到个收甘蔗的糖厂。”
“三块钱,熬红糖的师傅也有这么多,比起在外面找门路卖甘蔗,真不如学学怎么熬红糖。”也有人道。
其他人点点头,感觉有道理。
现在村里的红糖作坊已经开工了,很多人都眼热。
如果红糖作坊真做起来,肯定需要更多的红糖师傅,他们完全可以争取一下,每个月也能赚三块钱!
甘蔗地里。
几个小姑娘们也在说这件事。
很多人提到陈光明的时候,眼睛都亮闪闪的。
陈光明人帅,现在又有本事,哪个小姑娘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