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秋祀,意在感念田谷丰收,谢天地护佑,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秋祀之时,皇帝于祭台上以檄文昭告四方,百姓拜于四野,以示臣服谢恩。
今年的秋祀比往年的时间要延后许多,如今已经是深秋时节,百官还以为女帝陛下因为初登皇位的原因,会就此略过。
却不料一道旨意从宫中发出,女帝陛下诏令群臣,于帝京之南摆设祭台,举行秋祀。
这是好事,毕竟自女帝陛下上位后,以铁血手腕肃清朝堂,多行杀戮之举,这场秋祀在百官看来,无疑是女帝陛下释放出的一个友好信号。
而且秋祀之后,皇帝按照惯例都会大赦天下,那些监押在天牢里的犯官,也就用不着等着被问斩了。
这也是群臣对女帝陛下突然要举行秋祀所不解的地方,现在被关在天牢里的犯官,可不仅仅是反对女帝陛下登基而已,是真真正正的有罪,不然女帝陛下在将这些人下狱的时候,百官也不会坐视不管。
以左右二相为首的几位重臣,更是对此表示忧虑。
这些重臣在意的自然是现在依旧在天牢里待着的叶兴了。
那日看过奏折后,这些重臣都认定叶兴有罪,而且是罪大恶极,所以根本没有要将叶兴从天牢里捞出来的意思。
至少在他们想到如何化解叶兴跟北凉之间的谋划前,叶兴就得老老实实地待在天牢里。
可现在女帝陛下要大赦天下的话,叶兴自然而然也要被放出来。
万一叶兴趁此机会跟北凉通风报信的话,后果难以预料!
这些重臣都曾入宫觐见过女帝陛下,意见十分统一,那就是秋祀可以大办特办,但大赦天下绝不可行。
然而女帝陛下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朕自有主张”,便再也没了下文。
几位重臣只能作罢,女帝陛下向来是说一不二,即便是左右二相也没办法让女帝陛下改变主意。
“陛下看样子是真的准备在秋祀之后大赦天下了,此举怕是有些不妥啊!”
秋祀队伍中,大理寺卿戴舟凑到刑部尚书王知秋身边,低声道:“叶兴在天牢里待了这么久,怕是也已经察觉出异样来了,若是放他出来,还不知道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王知秋却是不慌不忙地笑道:“陛下既然已经做了决定,我等做臣子的只需照办便是了。”
“咦?王兄此言,莫不是知道其中有什么内幕?”
多年老友,戴舟一眼将王知秋给看穿了。
王知秋笑道:“陛下做事,向来是不动则已,动则毕其功于一役,若无周密准备,怎会行此孟浪之事?”
“就像那日陛下将奏折传递与几位重臣观看,既然选择将此事透露出来,就证明陛下已经有图谋北凉之策了!”
戴舟听到王知秋这番意有所指的话语,目光不由得往前方看了一眼,微微皱眉道:“你是说,此次秋祀,是国师向陛下进言才举行的?”
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员,戴舟一下子就捕捉到了王知秋话语中的关键,听起来是在说女帝陛下如何如何,但既然王知秋提到了奏折二字,自然是指向国师陆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