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金銮殿之内。
太和帝和文武大臣们都在苦苦煎熬,等待前方战报。
太和帝已经下令兵部,让下面的传令兵每过半个时辰便来汇报战况,此时算算时间,已经差不多是第二个时辰了。
“报!”
“北桓大军发起了投石车攻城,京都外城城墙险些被破……”
那传令兵话刚说到这里,兵部尚书便立刻哀嚎道:
“陛下,议和吧!北桓投石车一旦发动,必然会同时动用登云梯,以武卫军和守城军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
“陛下,兵部尚书所言非虚,此刻城墙恐怕已经被砸穿,此时若不议和,便再没机会了。”
一名军中老将,情急地道。
“你们两个给我闭嘴。”
太和帝怒喝一声,冷声嗤笑:“军报还未说完,你们倒是急着投降了,我大康要你们这种臣子何用。”
兵部尚书和那武将相视一眼,暂时退了下去,但两人脸上却都是不屑之色。
一个憨子,怎么可能守得住城墙?
“启禀陛下,外城即将被破之际,六殿下率领五千百鬼军,以连弩和滚木,瞬间打退了对方。”
“此刻北桓已经缓缓撤军,想必今日不会再攻城了。”
这几句话一出,太和帝和那些主战派的臣子顿觉振奋了起来,但同时心里对所谓连弩也有些好奇。
只是此时群情激奋,实在没有心思细思此事。
“都听到了吧,老六已经守住了外城,你们都可以下去了。”
太和帝龙颜大悦,宣布散朝。
一众大臣无奈,只能纷纷散去。
晚间时分,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出现在了宁淮府上。
“真没想到,八万北桓大军,居然真的被拦下来了,这个憨子难道真的是天生打仗的?”
兵部尚书心有不甘地道。
一旁,吏部尚书脸色阴沉,低声道:“二殿下,如此下去可不是办法,北桓大军粮草已经被烧,纵然我们这边能偷偷运粮出去,但也是杯水车薪啊!”
谁能想到,本已经粮草断绝的北桓居然能够得到来自大康二皇子的暗中帮助。
若非如此,莫林也没那么大的决心直接开启攻城大战。
“所以我才把你们找来,我已经收到莫林密信,他明日会在破晓时分发动奇袭,那时正好是早朝时分。”
“只要北桓军能在一定时间里占据上风,那么你们就集体选择主和。”
宁淮早有机会,想要以一时之势,逼迫太和帝主和。
太和帝一旦答应,那么宁枫纵然是战神转世,也只能乖乖收兵,到时北桓便可趁机占据外城,这样一来,主和便再无更改的可能。
“殿下,让出外城是否太过危险?万一北桓背信弃义,直接杀入内城,甚至是皇城,我等恐怕也有危险啊。”
户部尚书担忧道。
他们和北桓的合作,只是建立在各自的利益之上,若是牵涉生命危险,谁也不愿意轻易插手。
“这点你们不用担心,北桓王不会这么言而无信。”
宁淮笃定的宽慰道。
“不过明日主和,曾行知那边肯定会有所反击,所以为保万无一失,你们之中需有人选择死谏。”
“当然,所谓死谏也无非是装装样子,父皇可是很在意名声的,他可不敢做那逼死贤臣的昏君。”
说到这,宁淮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嘲讽,在他看来,所谓帝王,只要能够把控天下,主宰一切皆可。
什么史官记录,史官要敢乱写,杀了就是,再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