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开局破茅屋 > 第95章 巧合(第1页)

第95章 巧合(第1页)

住在附近的亲友们总共借了十张平整的大桌子,板凳长的短的林林总总凑起来有大几十个,加上家里本来就有的配套一算,能凑够十二套桌凳。

一进二进院子加上屋里的地方,刚好摆的下这么多桌凳,到时候分两轮吃席就行了。

碗碟和筷子也是借来的,云歌让谦海把从各家借了多少什么花色的餐具记清楚,将所有餐具放在大木盆里用开水统一洗了一遍,收好明天吃席使用。

一家人忙到天快黑时,终于把所有食材都预制好了,烧鸡提前过了卤水,梅菜扣肉也一碗碗蒸好,丸子炸了满满一竹篮,蒸好的大白馒头也有一筐。

豆腐切块后煎了一遍,鱼本来要做清蒸的,吴珍娘怕放不住,也切花刀后在锅里煎了一遍,明日改成红烧口的。

至于其他摘干净的菜,明天再切,今天切了就变质了。

处理好的食材一筐筐放在库房的架子上,上面盖着干净的麻布,把架子摆得满满当当,最后一筐菜放进去,云歌等人看得成就感十足,检查过门窗完好后,吴珍娘最后一个出来开心地锁上了门。

“幸亏咱们家现在住的是砖瓦房,要是茅草房,还得担心半夜野猫顺着缝钻进去祸害吃的。”

这么多肉堆在库房,睡觉都睡不安心啊!

谦山决定今晚一定不能睡死了,要时刻听着库房那边的动静,要是这些昂贵的食材出了问题,他会心疼死的。

云歌看出家里人的心态,没有多说什么,次数多了迟早会习惯淡定的,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回到正房,云歌打着哈欠翻看蒋桂花努力做出来的这次办席的收支账本,很多字蒋桂花还不会写,是请任茵先写出来,自己再照模照样写到账本上,虽然字不太好看,但很方正。

“大头是果脯、鸡、猪肉和鱼,加起来花了七两银子,白米白面都是咱们自家的,折算成银钱差不多一两三钱,其他素菜也就豆腐贵一些,别的不值什么钱,和调料加一起有个六七钱银子。”

“一场大席花了整整九两银子啊!”

云歌穿越来后已经深切地感觉到了赚钱的不易,算出这个账后吸了口气,这都够原主在的时候白家一整年的净收入了。

不过一般乡下人办席是花不了这么多的,二三两银子就能办一场了,白家这次的大席花这么多银子,一是因为席面阔气,二是因为请的人太多。

虽然心疼,但该花的钱还是得花,以白鹤明现在的身份和请的人,办小气了叫人笑话。

白鹤明说,“明日吃席的人会给情礼,县里的读书人和族里的富户给的不会少,加起来应该能抵回来。”

云歌想到情礼,心情好了一些,“明日记礼单的活交给谦湖吧,他肯定巴不得把这种露脸的活全包揽了。”

“明日老大要一直在我身边跟着,你有事吩咐老二去干。”白鹤明顿了顿,“我再带上霄英。”

长子长媳是一个大家庭对外的脸面,可惜老大两口子实在不像有出息的样子,白鹤明只能连带着长孙一起培养。

云歌失笑摇头,“睡吧,明早要见一大堆人呢。”

……

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出来不久,来帮忙办席的亲戚家的女人们就到了云歌家。

这些亲戚们都是住得近的,到大青石村步程在半个多时辰,以前他们家有事,云歌家的人也去帮过忙,这是村里乡里朴素的人情往来体系,平日多帮别人,自家有事时便不愁没有人帮忙了。

要是平日只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谁家都不去帮忙,自己遇到事只能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这种帮忙的人是不可能要工钱的,云歌就提前买了半匹麻布,让锦棠和儿媳们赶制了十余个拦腰式的新围裙,给来帮忙的女人们一人发一条。

看着手里意外收获的新围裙,所有帮忙的人脸上的笑都加深了,一声声热切的夸赞和恭维连云歌都有些招架不住。

帮忙的女人们和吴珍娘等人一起在厨房里忙碌着,随着太阳一点点升高,吃席的客人们也陆续上门了。

最先来的是关系近的亲戚,白鹤明的外婆元老太年近古稀,坚持亲自来了,小老太太嘴里的牙掉了好多,笑起来很是爽朗,连声夸自己大外孙有出息,白鹤明老老实实被她抓着手聊了半天的家常,云歌知道白鹤明这是心里有触动了。

老太太带来了自己的长子、长孙和重孙,四代同堂。

白鹤明的大舅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实汉子,如今头发也半白了,白鹤明的母亲是元老太最大的孩子,大舅的长子比白鹤明小个五岁,长孙今年十二,据说也在学堂读书,学问还不错。

元家人住在隔壁县,坐马车到大青石村也得一日多的时间,老太太他们是昨日一早就雇了车从家里出发了,路上在沿途镇子的客栈宿了一晚,天不亮就起来继续赶路。

云歌赶紧让蒋桂花和妙儿把后罩房空着的那间屋子收拾出来,先让老太太去躺着歇一会儿,又让吴珍娘抽空做些软烂的食物,元老太这口牙绝对吃不了正常食物。

元家和白家离得远,来一趟不容易,平日很少走动,除了元老太其他人都有些拘谨。

云歌让谦川接待大舅和大表弟,大外甥元泰到前头去和谦湖一起记情礼,纯宜等几个小的则在后头陪元老太说话。

元老太年轻时绣花绣的好,这门手艺给儿媳和女儿都传了,可惜白鹤明的娘没生女儿,又死得早,所以在白家没传下去,元老太这次来除了带了五百文的情礼,还带了一个精致的蟾宫折桂苏绣小桌屏,说是儿媳孙媳们合力赶绣出来的,放到苏州府城的大铺子里去卖,怕是在五两银子往上。

云歌看到绣工精巧的桌屏后连连赞叹,当即就让摆到前头正房去,给客人们看,元老太更高兴了。

过了一阵子,吴珍娘和蒋桂花的娘家人也都来了,蒋桂花的大哥大嫂和吴珍娘的娘居然是一起来的,说是在快到大青石村时恰巧碰上了。

蒋桂花的大哥送了二百文的情礼,还带了一张灰狐狸皮和两张兔子皮,尤秀蔓看着他送完,才过来也送了二百文的情礼,加上一块上好的徽墨。

云歌看到后暗中挑了下眉,尤秀蔓和蒋桂花的大哥在快到村口时“碰上”,恐怕不是个巧合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