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山。
淮水自西向东奔涌千里,至桐柏山北麓忽折成一道险峡,两岸峭壁如鬼斧劈裂,浪涛拍崖声若雷鸣。
倚着绝壁,下望蠙城。
小张太子正引着陆源沿青石台阶蜿蜒而上,阶缝间青苔斑驳如铜锈,两侧松柏郁郁葱葱。
行不多时,便见一处古刹,山门高悬“敕建镇渊禅寺”六字。
“贤兄远道而来,可要好好休憩一番。”
早年间是沙之国太子,在病床上躺了多年才拜入国师王菩萨门下,鲜少与人交际。
虽然不善交际,但为人赤诚,心中有求于人,却怎么也张不开口。
嗫嚅半晌,话到嘴边就成了客套。
陆源心思通明,知道他邀请心切,必是有所求,宽言道:“小张太子皇室贵胄,心系黎民,此等拳拳之心令我汗颜。且待休息一晚,明日你我再去一起解了淮河之祸。”
听到这话,小张太子立马喜上眉梢,“既然如此,快与我去见家师。”
说罢,他领先一步,领着陆源步入内殿。
主殿内供奉着一尊两身四臂菩萨像,一面慈目低垂,手持吉祥宝瓶,显菩萨慈悲相;另一面则怒目獠牙,手持降魔杵,现明王伏魔相。
足下踏着巨鼋,鼋背刻的是《禹王镇水咒》,龟甲裂缝中渗出淮水寒气,凝成白雾缭绕佛龛。
佛龛之前,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僧正闭目养神,低声念着佛经。
听到脚步,老僧缓缓站起,念了声佛号,“施主大驾,老僧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陆源不敢托大,拱手道:“晚辈陆源,忝为三官府水界解厄正法元帅。”
国师王菩萨全称大圣国师王菩萨。
大圣在佛教中指功德圆满者,国师是世俗帝王赐予的权利,王为玉帝所赐,菩萨则是佛教果位。
国师王菩萨低眉垂目,“元帅一路赶来,可是发觉淮水之祸?”
“正是,淮河水患在即,不知菩萨作何应对?”
国师王菩萨叹了口气,显然眼下的困境让他也颇感为难,“这水母娘娘名为巫支祁,又号水猿大圣,上古时期禹皇治水,将其锁在龟山之下。
自数年前周失其鹿,天下易鼎,及至秦皇扫六合,黄河改道,夺淮入海,龟山封印摇摇欲动,每隔些时日巫支祁便趁势挣脱。
前几次我还尚有余力,只是年月日久,龟山难以支撑,崩塌在即,此次巫支祁积蓄日久,已非人力所及。”
陆源深锁眉头,“为何不上报水界?”
国师王菩萨摇了摇头,“元帅有所不知,巫支祁是淮水之精,杀之不祥,禹皇本想将其收服,磨去劣根,成就正果,至今已有几千年。
如今罪孽抵过,该是放其回归。只是那锁链年月太久,已和龟山锁在一起,若是龟山倾覆,则山倾水泄,四方生灵恐怕十不存一。”
一笔烂账。
陆源算是明白了缘由,水界也视其作一个烂摊子,正巧国师王菩萨坐镇在此,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给了他住世地仙的身份,身享天庭、佛教、人间三界荣戴,目的就是让他解决看管巫支祁,别生出大乱子。
“菩萨耕耘日久,和巫支祁也有诸多交手,不知可有万全之法,晚辈愿助一臂之力。”
“既然有元帅助阵,我等也添上极大胜算。。。咳咳咳。。。”
“师父!”
小张太子上前,替国师王菩萨揉搓着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