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西游之斩业真君笔趣阁 > 第45章 万寿山下得根本 弥罗宫上悟乾坤(第1页)

第45章 万寿山下得根本 弥罗宫上悟乾坤(第1页)

无明者,谓诸多烦恼。

陆源心系水界,不知那天上诸仙早得长生,为何还不自在?

“弟子无明,所烦恼者海波未平,请佛祖示下。”

他心中想要的是剪除天上蠹虫,自然不能如实说出。

幸好佛教最擅长的就是打机锋,佛祖也不问陆源因何烦恼,只是自吟道:“无明者,生诸烦恼,谓不了知四圣谛,无明缘行,即是恶行,即是善行,断诸恶识,即得智慧。”

“佛祖是教晚辈随心而行?”

“善。”

众人频频点头,一个个暗赞陆源一点就通,旋即又望向镇元大仙,面露羡色。

天下可得教化者不计其数,然而陆源歧行之徒,却有如此悟性,不得不赞一声镇元大仙慧眼识珠。

陆源沉吟片刻,反问道:“佛祖可有迷惘?”

在纪录佛祖言行的《金刚经》中,大体和《论语》相似。

都是徒弟向师父提问,师长传授真谛,对于这种问题,如来佛祖已是司空见惯。

“当然有,众生未度。”

听他回答,陆源反倒更迷惑了。

在佛教教义中有正法,像法和末法的说法,是说佛教教义最终总会走向沦丧的末法时代。虽然末法象征着新一轮正法的到来,可毕竟末法时代众生业障深重,难得解脱。

按照这种轮回,佛祖不可能度得了众生,既然众生不能尽度,那佛祖不就也是无明者。

如来佛祖继续道:“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

陆源躬身道:“佛祖大智慧,为何不用大法力度化世人?”

佛祖哈哈一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可忘了昔日镇元大仙缘何不教长生?”

陆源看向镇元大仙,面色一窘,差点忘了这一茬,弟子有向学之心,师长才可传授真理。

如原著三藏取经一节所言,法不可轻传,一来对牛弹琴,二来世人也不会珍惜。

明悟了这一道,陆源思绪又落到了随心而动之上。

“佛祖,我尝闻一则公案,说是风吹旗动,不是风动,不是旗动,而是心动。”

“善。”

佛祖面露恍然,他遍观三界也未听得这个公案,当即面色一喜,心下竟生出让陆源归了西方佛界的想法。

他如此想着,镇元大仙也回顾陆源。东天西天同加尊位的虽说不多,但也不在少数。

华光大帝、关圣帝君都是佛道两家共尊神圣,自己这弟子隐隐有三教合一的势头,日后青出于蓝也未尝可知。

陆源没有发觉自家师父的异常,继续道:“我听闻,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若随心而动,那风幡即起。”

此话一出,那东天诸仙都有些坐不住了,他们一个个心思通明,哪还听不出陆源潜藏在辩经中的真意。

陆源随心而动,则风幡乱舞,风指的是下界妖氛,幡指的自然是上界旗帜。

“我认为,心先动风幡后动,风幡静则心静。”

若是天上诸仙笃行职守,下界妖祟各得其法,那时陆源才会心静。

如来佛祖含笑以对,“那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孰先孰后?若庄周无梦,则蝶灭还是庄周灭?谓之应梦而生,无分先后。”

应梦而生?无分先后?

陆源心思宛若电转,似有明悟,再看向如来佛祖,面色如渊,不再多言。

手征忽恍,不能览其光。

这道真意就如同陆源昔日询问太白金星的天意,只需静守本心,等天意自到。

不再纠结,只管随心而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