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满眼春云,日光溶溶,洒在空气里,像是金色的蜜糖溶在了水中。
倒影着蓝天的一带小河,如同一尘不染的碧色琉璃。河边的红蓼上,一只灰紫色的春鸠昂首鸣叫着。
小桥如虹,架在小河上。
是用泛着牙色的石块搭建的,桥边长着野草野花。
这一方山明水秀之色,如同春之卷在眼前展开。
在这样一个地方,有一个又干又瘦又矮小的老头像一头掉牙的老蛮牛一样拉着装满酒坛子的双轮板车,试图拖过小桥去,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那车轮子极其慢的向上碾去。
咿呀——咿呀——咿、咿——呀咿——
车轮开始倒着走了。
那老头儿身子被板车一个掰扯,身子也跟着向后仰去。
魏知白不假思索地上前,两根手指在板车尾一捏,就将整辆车稳稳定住了。
那老头不知道有人在后面帮了他一把,又偻背像只老乌龟慢慢地往前拽着。
也不知他是在拽着车呢,还是拽自己呢。
魏知白出声道:“老伯,我来帮你吧?”
那老头儿这才回过头来,先是呆呆地打量了魏知白一忽儿,又跟着马上笑花了脸——他脸上的皱纹一下子根根绽开,宛如菊花绽放,将容貌都密密地遮盖了。
“多谢少侠,你真是好人呐!”
“你们这些年轻侠士,素质就是高!”
魏知白走上前替老人拉那板车。板车上装着八坛酒,都是那种装老酒的朱褐色大陶坛子,用草纸覆着黄泥密封着,少说也有百来斤。
但他有的是力气,清瘦的少年身板,透出一股飞燕般的轻灵矫健。
他走得虽然不快,步伐却想快就快,想慢就慢,轻松自如。
仿佛他拉得不是百来斤的酒水,而是一车空气。
他走得不快,也是为了照顾身后老者的缘故。
那老头儿拿右拳敲打左肩,喋喋地道:
“我这把老骨头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少侠,待会一定到我家里坐坐,喝一碗酒。”
“我家就是前头梨花树旁的那家黄茅店。”
魏知白抬眼望去,脚下黄泥道延伸,路边果然有几间茅草屋子,错落地挨在一起。远远望去,只见一青衣小童正在前院扫着一地落花,梨花堆在簸箕里像积雪。
错落的有几簇油菜花长在路边,飞来几只蜜蜂一头抢进金灿灿的小花朵里,露着个毛茸臀在外面,上面沾着一点一点的金花粉。
魏知白将板车拉进院子里去停放,那小童已丢掉手中的竹扫帚,一边跑向老头儿一边喊道:
“爷爷,爷爷,我的糖喱!”
他牵着老头儿的粗布褐衣讨糖吃,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转向魏知白。
那老头儿从胸怀里掏出个青叶包来递于他。那小童展青叶一看,见是好大一块金酥酥的胶牙糖,不禁眉开眼笑。
“老头子回来了?”
正堂茅屋里出来一个老妪,花白头发,也是又瘦又小又干瘦,这老少三个,倒是看起来一般儿高度。
“好吃么?”
“好吃!比上次的好吃呢!”
“是瓶底巷里的老王头卖的,下次还去他那儿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