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陛下打皇子 > 第31章 教化之道(第1页)

第31章 教化之道(第1页)

在万众瞩目之下,陆千帆直起身子,朝着对面的凌云,缓缓地躬下了身子。

“大善。”

说完,他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猛地坐回了蒲团上。

这时,大儒陈敬山,霍然站起身,冲凌云躬身行礼。

“老夫陈敬山,阁下行霹雳手段,革除火耗积弊,确有魄力。”

“然,阁下自诩天子,抚育万民,本应垂拱而治,行圣贤之道。”

“可据老夫所知,阁下近日却在仁王府之中,召集商贾,售卖特权,合作经营,与那些逐利之徒为伍。”

“此乃行商贾之道,逐蝇头之利!”

“你既自诩帝王,竟与民争利,将朝堂视作坊市,将国之重器视作货物。”

“陛下如此行径,置圣贤教诲于何地?置天下士人于何地?又置这煌煌大炎的体统于何地?”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番话,瞬间让刚刚还沉浸在“火耗归公”喜悦中的部分百姓们,冷静下来。

是啊,皇帝怎么能做生意呢?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为末流。

天子与商人为伍,确实有损身份。

仁王等官员也是心中一紧,暗道不好。

这个问题比火耗更难辩驳,因为它牵扯到的是千百年来的固有观念。

刘擎天更是急得抓耳挠腮,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这套“圣贤理论”。

然而,凌云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神情。

“陈大儒此言差矣。”

凌云声若洪钟道:“朕与商贾合作,并非与民争利,恰恰相反,是为了利国利民。”

“诸位可知,国库为何空虚?”

“天灾人祸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税源不足,经济不兴。”

“农夫耕种,能保温饱,然若想国富民强,单靠农耕,远远不够。”

“工匠造物,便利生活,但若无商贾流通,再好的器物也只能堆在仓库蒙尘,无法惠及更多百姓。”

“而商贾往来,互通有无,看似逐利,实则活络了经济,促进了生产,增加了税收。”

凌云站起身,走到高台边缘,朗声道:“朕扶持商贾,是要让他们将天南地北的货物运来,将大炎的产出销往四方。”

“如此,工坊才能兴旺,农人手中的余粮才能卖出好价钱,百姓才能买到更便宜、更丰富的货物。”

“更重要的是,商业繁荣,朝廷税收才能充盈。”

他的目光又重新落回陈敬山身上,“陈大儒,有了钱,朕才能赈济灾民,才能兴修水利,才能整顿吏治,才能强兵固边,才能真正做到国泰民安。”

“有了钱,朕才有底气,将那‘火耗’的损失,从百姓身上挪开,由朝廷一力承担!”

“陈大儒只看到商贾逐利,却看不到商业繁荣对国家的巨大好处。”

“只知空谈圣贤道德,却不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敢问陈大儒,这,也算是与民争利吗?”

陈敬山被凌云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

“你……你……我……”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

却发现对方的逻辑严丝合缝,句句在理。

商贾逐利,但商业繁荣,确实能带来税收,充盈国库。

国库充盈,朝廷才有钱粮去赈灾、兴修、强兵、养官。

甚至,方才那石破天惊的“火耗归公”,也必须建立在强大的财政基础上。

若他强行反驳否认,必定会遗臭万年啊。

没想到这凌云看着年纪轻轻,竟然如此可怕。

“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