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盘坐在破庙的草堆上,借着火光仔细研读《长春功》的第一章——淬体境。书中写道:
“淬体者,乃修行之始。需静心打坐,五心朝天,舌抵上腭,呼吸绵长。吸气时,想象天地清气自百会而入;呼气时,浊气自涌泉而出。每日寅时最佳,需持之以恒……”
他按照功法所述,调整呼吸节奏。
起初只觉得胸口发闷,但坚持了约莫半个时辰后,忽然感到小腹处传来一丝温热。
这热流如同游蛇,顺着经脉缓缓流动,所过之处肌肉微微颤动。
陈三心中一惊——这分明是功法中描述的“气感“!
更令他诧异的是,这股热流竟自行运转起来,完全不受控制。
他闭目沉思,隐约能感受到体内有淡淡的热流在经脉中游走。
可是,按照秘籍记载,初学者至少要百日才能产生气感,而他却……
“莫非我天赋异禀?”
陈三暗自思忖,却又连连摇头。
不对,应该还是铜镜的功劳。
如果没有之前那铜镜在月光之下为他改善体质,他肯定今天没这么轻松!
而既然有了那铜镜给他打底,他是不是能更加轻松些?
陈三索性放开束缚,任由热流循环往复。
渐渐地,周身毛孔渗出细密汗珠,在火光下泛着油光,却没有秘籍所说的黑色杂质。
书上说,这淬体境一共分三重,一重圆满的标志,就是体内所有的杂质都会被排成,形成腥臭的黑色污垢,二重圆满的标志,则是汗如白乳,目有流光,第三重圆满的标志,则是身轻如燕,飞檐走壁,不在话下。
他现在只是出了一身的臭汗,看来还需要挺长时间才能达到这第一重圆满了。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陈三猛然睁眼。
一夜未眠,精神却比睡足时还要清明,这功法确实是奇妙。
他活动四肢,关节发出炒豆般的脆响,原本瘦弱的手臂竟隐约显出肌肉轮廓。
最奇特的是,虽然早春寒风刺骨,他却浑身燥热,不得不解开衣襟散热。
“先去洗洗再说。”
陈三拎起药篓走向河边。
沿途遇见几个早起耕作的农人,都裹着臃肿的棉袄,见他单衣薄衫,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
河面还漂着碎冰,陈三却毫不犹豫地脱衣跃入。
冰水接触皮肤的刹那,他惊异地发现寒意全无,反而像泡在温汤中。
小腹那团热气自动游走全身,将寒意尽数驱散。
他在水中畅游半刻,忽然注意到河底游鱼的动作变得异常迟缓。
往日迅捷的鲫鱼,此刻在他眼中如同悬停一般。
“着!”
陈三并指如剑,倏地刺入水中。
等他收回手时,指缝间已夹着一条拼命挣扎的鲫鱼。
哈,这手法若是被老渔夫看见,定要惊掉下巴!
不到盏茶功夫,药篓里就装了七八条肥鱼。
打了一篓子鱼,陈三回家。
归家途中,陈三刻意放慢脚步感受身体变化。
他的五感变得异常敏锐,能听见十丈外田鼠啃食根茎的窸窣声,能分辨出风中混杂的三种野花香,甚至能看清百步外树梢新抽的嫩芽。
更奇妙的是,当他凝神于双腿时,脚步竟比往常轻快许多,五里路走下来气息丝毫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