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来的女孩与姬缙一般年少,垂髻乌黑,皮肤极白。
她迈着轻快的碎步,来到跟前时,一双弯弯的眼睛先落在少微身上,细声细语地问:“想来这必然就是姜家妹妹了?”
姬缙赶忙开口与少微道:“这是我姨母家中阿姊,名唤青坞。”
名唤青坞的少女跟着一起坐下,却非盘腿,而是双腿弯向同一侧,姿态淑雅,她将手中的小竹篮往少微面前轻轻推去,揭开上面盖着的干净笼布:“我蒸了些米糕,姜家妹妹尝尝喜欢不喜欢。”
少微看过去,只见一块块米糕整齐码放着,冒着丝丝热气,雪白软糯。
姜负在吃食上从无苛待,少微又曾在长安侯府里生活过,倒也尝过许多精致吃食。而少微对美食的品鉴自有一套审美——比起食材贵贱,她更在意烹食者的手艺,以及是否管饱。
眼前这米糕倒是很合乎少微审美,她不客气地拿起一块儿咬了一口,只觉满口绵密米香,清清甜甜,口感软而不烂,是恰到好处的扎实,让人咬了还想咬。
少微的腮帮子很快鼓起,边嚼边点头边说:“好吃。”
虽是一句朴实无华的赞美,却也相当捧场了,青坞在心底暗暗松口气,露出欢喜安心的笑意。
她近来常听阿缙说起借姜家妹妹的书一起读的事,她不懂读书,但她知道让阿缙读书是天大要紧事,这甚至称得上是一份恩情。
可还未到秋收时,她家中实在没什么能用作报答的像样之物,乡里人又大多在传那位姜家长姐是贵人养着的外室,说是家中从不缺好东西吃用……她想来想去,只能蒸一锅米糕聊表心意,原本还担心这位妹妹会挑剔嫌弃。
青坞放松下来,用巾帕托起一块,刚想递给姬缙让他也吃,忽见一道黑影跑了过来。
米糕的香气并不浓烈,但逃不过墨狸的嗅觉。
他原在不远处放牛,躺在草丛里睡了过去,鼻子比他更快一步醒来。
墨狸奔了过来,看到那米糕篮子,径直蹲了下去,眼神渴望:“能给我吃一个吗?我什么都愿意做的!”
青坞一时愕然,看着眼前这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墨狸生得很有几分容色,他的脸并非威武的阔面,胜在窄而俊秀,眼睛很大,鼻子直挺,因在吃的方面很懂得宠爱自己故而血气充足,唇色朱润,束起的墨发浓密乌黑,精神面貌不正常但很饱满。
这样一个漂亮少年巴巴地蹲在眼前,仰着这样一张乞求的脸,哪里还顾得上管他傻不傻了,青坞“噌”地一下红了面颊,手中的米糕也“噌”地一下递了出去。
姬缙还在看着那些乡民们离开的方向,此刻问:“阿姊可知乡中出了何事?”
青坞循着他的视线看去,将自己来时听到的大致说明:“他们要进西山……有个过路的外乡人,带着的孩子不见了,找了许久,却听住在西头的一位阿婆说看到一个小童被狼叼去了山里,身上好些血!”
姬缙一惊:“这如何可能,西山里的狼很少会出山觅食,如今又刚入秋……”
“原也不信的,只盼着是那阿婆老迈眼花,但他们说是去山口看了,确实见到了血迹。”青坞眼底几分惧怕,声音愈发细小了:“那外乡人许诺了报酬,请了十来个人一同去山里帮他找孩子……就是不知找不找得到了。”
姬缙叹口气。
青坞不敢多谈这话题,她本就胆小,更怕吓到年纪最小的姜家妹妹。
她收回视线,转头望去,却见少微仍在专心致志吃着米糕,一旁的少年也只顾大吃特吃,再望向篮中,原本担心拿不出手送不出去的米糕,竟已所余无几岌岌可危了。
少微并不贪吃,她纯粹是体力消耗大容易饿,而墨狸完美兼顾了二者。
“米糕不易克化,当心积食,若爱吃,我改日再做了送来。”青坞抬起攥着巾帕的手,说话间凑到少微脸颊边。
少微余光见她向自己抬手,下意识地便扭头躲了一下。
这是出自本能的戒备动作,待少微抬眼时,看着眼前神态柔和的女孩拿着巾帕的手再次靠近,便暂时克制住了本能,想要试一试看对方要做什么。
青坞替少微轻轻擦去了脸上粘着的一粒米糕碎屑。
少微慢慢眨了下眼睛,隔着一缕怡人秋风,认认真真地看着青坞。
青坞与她在冯家的两位女兄差不多年岁,但除了年岁,却哪里都不一样。
青坞的眼睛不大,黑黑的弯弯的,鼻子嘴巴都很小巧,气质就如秋日里的一汪溪水,不与春争艳,也无夏日之热烈,自静静流动着,散发着叫人安宁的清柔怡然之气。
而这种相处的氛围令少微感到陌生新奇,她不禁也试着伸出了一根食指在青坞面颊上轻轻擦动了两下。
姬缙从旁目睹少微举动,那名为精怪仿照人类举止的观感再次油然而生,这感觉新奇别致又有些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