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墨居里
“侧妃,王妃刚刚从宫中回来。”
李氏的手一顿,“只王妃自己?王爷呢?”
金妈妈点了点头,“是,只王妃自己回来的,门房没见到王爷。”
李氏站了起来,“早上出门的时候,王爷与王妃没有坐同一辆,回来却是王妃独自回来的。”
金妈妈跟在走到窗前的李氏身后,“对,早上原本是准备了一辆车的,可王爷去舞完剑回来后,长寿特意去马房让又准备了一辆。”
“昨天晚上也不知道生了什么,这样看来一定是王爷不高兴了。”李氏叹了口气。
金妈妈轻声道,“新王妃把海嬷嬷派去侍候的都打出去了,上房只余她自己带去的两个贴身丫头。要不,老奴再着人打探一下?”
李氏摆了摆手,“不必了,我只是心疼王爷,本就娶的不情不愿,原还想着好歹嫁进来能让王爷满意些,却不想,这才一天的功夫,倒叫人察觉出来。”
金妈妈也跟着叹气,“萝兰回来的时候,瞧见金枝往二院门去了。”
李氏微微一笑,“听说昨天大小姐身上又不好了?”
金妈妈露出一个鄙视的笑来,“咱们府里呀,大少爷与大小姐可真是亲兄妹,你好我也好,你不好我也不好,回回都巧得很。”
李氏哼了一声,“一群子眼皮浅的,孩子有什么错,偏偏拿孩子做筏,也不怕遭报应。让萝兰告诉院里的,都给我老实些,这阵子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在府里乱走,尤其是静安园。”
金妈妈弯腰应是退了下去。
李氏看着窗外,做为一个打小侍候在宋承泽身边的宫女,她能有今天的造化已然很知足了。有多少与她当年一同进宫的小姐妹,有的因为侍候的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皇子而选择更“好”的去处。有的生了不该有的心思,引得王爷早早厌弃。只有自己,一心一意当差,嘴巴闭的牢牢的,事事以王爷为先。在王爷开府娶亲时,被莲妃亲点跟着海嬷嬷一同到了王府。
而当林王妃怀了身孕之后,海嬷嬷请示了莲妃,作主把自己抬成了姨娘,后来生了儿子,又升了侧妃。
想起自己那个早夭的儿子,李氏叹了口气,心底顿顿地疼,若是儿子还在多好。她是有自知之明的,无论儿子在不在,王妃那个位置都不可能轮到她坐,出身太低,能成为王爷上了玉碟的侧妃,已是她几百年修来的福气了。
李氏的大丫头萝兰掀了门帘进来,“侧妃,流年来,说是林侧妃问您,什么时候去给王妃请安?”
李氏转过身,“告诉她,咱们听林氏的。”
哎,都憋着一股劲朝新王妃身上使呢,也不知道这位孟家的嫡小姐能不能接得住。
可这些关自己什么事呢,只是难为了王爷,在宫中难,回到府里还要头疼。
引嫣阁里
吴氏正盯着丫头再次把帕子浸入冰冷的水中。
“姨娘,这水好凉。”四岁的宋弄玉皱着一张小脸,躲避着丫头伸来的手。
吴氏接过帕子,“玉儿听话,你不是说也想父王了吗?你多擦一些,身上凉一些,父王就会多来瞧你几眼的。放心,等父王走了,姨娘就给你做好吃的。”
宋弄玉听得这话,乖乖地点了点头,由着吴氏把冰冷的帕子伸进她的后背,小姑娘瑟缩了一下没再吱声。
“庶妃,奴婢回来了。”金枝一边说一边掀帘进屋。
吴氏把帕子丢给丫头,走出内室,“如何?可与王爷说了?王妃是什么表情?”一脸的兴奋和紧张。
“王爷没回来,只王妃自己回来的。”
“什么?王爷没回来?是没回内宅直接去了外院,还是没回府里来?”
“奴婢去门房打听了,说是只王妃自己回来的,是楚大人护送回来的,没瞧见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