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紫兰轩消息通天,天下之事无所不知,说不定就能探得那位白发人的下落。"李寒衣点头:“嗯。不过这几日轩辕祖器将要现世,就在京城附近。"
"当下京城附近人杂,还是谨慎些为好。"
雷无桀好奇追问:“姐,这轩辕祖器到底是什么啊?"
李寒衣淡淡摇头:“不知。这是古老世家的秘密,唯有他们知晓。旁人前往不过是凑个热闹罢了。"
雷无桀对这类秘密素来感兴趣,激动地说:“姐,咱们要不要去看看呀?"
李寒衣拖长语调:“嗯。。。?"
雷无桀顿时蔫了:“那就算了。。。"
"寻回父亲遗物要紧,别贪玩。"
二人随即进入紫兰轩。
次日清晨。
朱高焱正睡得香甜,却被红薯唤醒。
"王爷,该起身早朝了。"
"嗯,知道了。。。"
朱高焱伸个懒腰,勉强睁眼起床。
做英雄也有英雄的不易。
连日来举国欢庆剿寇大捷,许多国家的使者纷至沓来。
作为剿倭的首功之臣,朱高焱自然得在殿上露面。
草草洗漱一番,随便吃了点心便出发了。
殿内百官已集结完毕。
朱高焱最后一个到场,穿过群臣,来到前排。朱家三兄弟整整齐齐站成一列。
朱高炽依然带着招牌式的微笑。
朱高煦双臂抱胸望着上方,刻意避开朱高焱的眼神。
朱高燧虽也smiling,但笑容带着几分阴险,显然没安什么好心。
片刻之后,近侍尖声道:“传各国使节觐见——"
乐声响起,使节团缓缓走入。
"高丽使节叩见大明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福。恭贺圣上荡平倭患,四海承平,万国共贺!"
各国使节轮流向大明皇帝行礼问安。
所有人在向朱棣致意后,不约而同地看向朱高焱,眼中既有惊讶,又含敬畏。
令人诧异的是,传闻中平定倭国的征东大元帅如此年幼。朱高焱站在三位皇叔之中,身高最矮,看上去不过八九岁的模样。
一个孩童竟能灭掉一国,实在难以置信。然而事实摆在眼前,倭国被毁,烟火未尽。这让诸国不敢小觑这个少年,生怕将来哪天他率军叩关。
另一边,朱高煦面色铁青。为何每逢朱高焱得意之时,自己总要来凑数?身为汉王,本想推辞,怎奈父皇旨意难违。
眼见众使节对朱高焱恭敬有加,朱高煦愤愤不平。当年是他辅助朱棣开疆拓土,怎如今却被一个小子盖过风头?往日那些臣服的目光,何时给予过自己?
将领们虽内心忐忑,但仍强作镇定。为保全大明颜面,在外人面前仍需维持自信气度。相比之下,他们的神情不如朱高焱来得从容。
朱棣坐于御座之上,目光锐利如电。大殿之中的心思,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唯独朱高焱的表现让他出乎意料。其他人心虚,他却神态自若;他人窃喜,他却笑容满面。这孩子竟毫无破绽,仿佛倭国真为他所平。
"这小子……"朱棣微微蹙眉。起初以为是孩子心态作祟,但想起府中的剑痕一事,朱棣心中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