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夜里一点多,黑市上买主儿很多,比张耀东上次去的鸽子市热闹不少。
他兜里有钱,又有从陈哥那里弄到的票,走在黑市上丝毫不怵。
看到有合适的东西,就果断下手。
很快,就买到十个咸鸭蛋,二十斤富强粉,三十斤白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吃食。
临走之前,发现远处的路灯底下,居然有个旧书摊。
张耀东顿时就来了兴致,要知道这些年,可没几个人看书的。
书摊都被那啥了,书店虽然还勉强维持,但也门可罗雀。
他信步走过去,发现守着书摊儿的是一个年轻人。
此人面前的书并没有摆放的规规整整,而是像小山一样胡乱叠放在一起。
“看看吧,都是从委员会仓库倒腾出来的。五分钱一本,随便挑,随便选。”年轻人将手里的《某瓶梅》盖在膝盖上,随意招呼道。
张耀东大概扫了一眼,《资治通鉴》,《伤寒杂病论》,《我这一辈子》,《内科新说》,《匠人精神》……
各种各类,新旧不同的书,有些保存得当,有些破损严重,很明显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藏书。
张耀东明白这小子没说谎。
想来这些书是委员会从各家各户搜罗来的书籍,然后堆在仓库里。
此人能搞到这些,应该跟委员会有关系,或者本身就是里头的人,依着工作便利把书倒腾出来,换点零花。
这年头藏乱七八糟的书挺麻烦的,弄不好还要惹祸端,但张耀东有空间在手,自然不怕。
最重要的是,平时晚上在家实在没什么消遣的。
他打算买几本书,消磨一下睡前的时光,顺便也学习一下知识。
“兄弟,你手里那本书卖不卖?”他看向年轻人,决定先从国粹下手。
后者脸上立刻露出一个猥琐而又“我懂得”的笑容,他摇摇头:“不卖,这本书我要留着自个儿珍藏呢。
这,可是好货!”
被拒之后张耀东也没说什么,蹲下,开始在书堆里翻找。
反正他也不是特别爱好这个,有就买,没有就买别的呗。
谁承想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才翻了几下,什么《素N经》,《玉楼C》,《空空H》,《武松与她》……
好多本跟《某瓶梅》文学高度差不多的古典经典名作,赫然都在里头。
而且看保存的方式和新旧水平,应该是出委员会打从同一家弄出来的……
再看那小伙子看自己和自己手里书的眼神,很明显压根儿不知道这些书是干嘛的。
想来,这厮就是个文盲。
能认出来《某瓶梅》,主要是这本书在我国的群众基础实在太过广泛。
四九城那些说书的,天桥上说相声的,动不动就用这本书当包袱。
换个群众基础薄弱的,比如《素N经》,丫就不认识了。
话说回来,这些个古典名著也就是遇到自己了,要不然,以后怕是得明珠蒙尘。
看到张耀东捡起那本《武松与她》,小伙子嗤笑一声:“水许传有啥看头?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