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一队锦衣卫护送马车进入北镇抚司大门,李长生亲自监督药材搬入库房封存妥当,随后转身前往演武场。
李长生抵达演武场时,沈炼等仍沉浸于修行。
他以沉稳有力的声音宣布:"全体集合!"
此言一出,正在打坐的血刀卫立即停歇,整齐列队。
"参见大人!"
沈炼率众五百将士齐声高呼,态度极为谦恭。
"出发,嵩山!"
李长生振臂一呼,全员应声而动。
"是!"
沈炼与属下纵马疾驰,杀意盈然,皆知此行乃为灭门。
锦衣卫久未涉足江湖,此番行动对他们来说实为殊荣。
无能者何敢妄为?
李长生略一点头,朝北镇抚司正门走去。
沈炼向一名下属示意,那人随即施展轻功,飞往各地调集所需战马。
随后,沈炼率领其余战士紧跟李长生身后,奔赴目的地。
不久后,众人抵达北镇抚司门口,远远便见那名遣去调马的人已在门前等候。
另有千余匹战马伫立于此,每匹均由专人牵引。
非是区区五百余马,而是整整千余匹,每人双马配置。
毕竟他们将远赴嵩山,路途漫长,单马难以兼顾时效。
然而若换成双马,则可大幅缩短行程。
只是因人数众多,依靠驿站换马并不可行。
驿站换马仅适用于紧急传递文书,人数少且需求不多时才适用。
李长生扫视照夜玉狮子,发现其旁另有一匹备用马,以为他也备好双马。
但他稍作思索,便跃上照夜玉狮子,说道:"我不需双马,此马足矣。
"
"是。
"
听闻此言,牵马之人满面敬意地答道。
众人亦相继登鞍。
"出发!"
李长生一声令下,驾马直奔城门。
沈炼等人紧随其后。
千余匹战马并辔前行,气势恢宏,如千军万马一般。
全城为之惊动,百姓纷纷揣测究竟有何大事,竟致李长生率众多锦衣卫往京城门方向行进。
此情此景,经由关注北镇抚司的各方势力传遍各地。
然而,无人能确切知晓李长生的目的地与意图。
驻守城门的京营将士见到李长生率领大队锦衣卫靠近,迅速开辟通道放行。
离开京城后,由沈炼领路,向嵩山方向进发。
从北京至嵩山约有一千五百里路程,即便锦衣卫血刀卫全员已达二流境界,昼夜兼程至少也需要两日,若修为稍逊,则需耗时三至四日。
夜以继日疾行之下,次日晚便抵达河南府登封县外。
“大人,我们是否入城休整?或是在城外二十里驿站歇息?”
沈炼于登封县附近停下询问,随行的锦衣卫缇骑皆注视着李长生,面容略显疲惫。
“不必进城,去驿站即可。”李长生思索片刻答道,“入登封城恐会被嵩山派察觉。
他们定在城内设有眼线。”
“明白!”沈炼点头应允,随后驱马朝驿站行去,众人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