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凤阳不过一县,那柳白仅是一名小小县令,但师者曾教诲,世间广阔,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在朱棣近乎恳求地望向朱元璋时,个性活络的朱桢眼前顿时浮现一道光亮。
抓住四哥的窘境岂非易事!怎能让此等良机轻易溜走?
“父皇,孩儿亦觉得大有必要前往。
听四弟描绘凤阳之后,便是孩儿也不免心生向往!孩儿甚至已有念头前往他处下学习一二。
父皇何不给我们讲解一番凤阳的特别之处?”
“你们就莫要装模作样了吧!想知老四为何被抓,直接明说不就好了!父皇。。。爹啊!您快告知咱们,老四到底弄出了何等糗事啦!”
。。。
朱桢打头阵后,其他人也随之兴味盎然起来。
皇子们虽饮食无虞,然而皇家子弟的身份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尽管物质丰沛,上受马皇后和太祖制约,日常还有大哥朱标严密盯着动静,私底下更少不了大本堂夫子随时监管着举止言行。
相较于富足的生活来说,精神上的乏闷显而易见。
此时得闻四殿下如此丢脸的事端,众人自然是跃跃欲试地想拿手足取乐一番。
“爹!我的好爹!儿错啦,儿给您跪下了。。。这事要是传出去被他们知晓,儿非得被笑一辈子不可啊!爹。。。”
眼看众兄长连遮掩的意思都没有,朱棣瞬时慌乱起来——这事绝对不可为人所悉。
“够啦够啦,重八,你一把年纪了怎么还是跟孩子一样斗气?看把孩子给吓坏了…”
平时她自然愿意见孩子们嬉闹几句以增进感情,可如今见四皇子吓得额头渗汗的样子,心里明白在凤阳一定发生了什么不愉快之事。
待朱元璋欲将踩到马粪乃至其他羞于启齿之事娓娓道出之时,马皇后抢先一步制止,并给予一个警告的眼色。
“咳。。。没事没事,快来用膳,瞎打听些什么呢你们!妹子啊,上一碗粥来,坐这会儿的车早已饿坏喽!”
“行,得了,老四赶紧起来吧,都坐下吃饭了。
你爹要是乱说话,娘替你收拾他就是了。”
“哎。。。多谢娘!”
“重八,此次前往凤阳,是不是发觉什么不对劲的事由啊?”
待宴席完毕,皇子陆续告退。
房内独留下朱元璋与马皇后两人,恰巧后者正在收拾床幔间忽地询问一句。
“哎呀,还是妹子你懂我啊!”
无论怎样掩饰,陪伴数十年的皇后还是一眼识破他的异状。
其实从进门那时,她便察觉出这位丈夫满腹的心思,只是当时因子女环绕,她刻意未问罢了。
此时宫室内,唯独朱元璋与她相对而处。
夫妻之间,已无需多余的遮掩。
“若有可言之事,不妨说来听听。
有些烦心事吐露之后,心中也会轻松几分。”
待床铺整理妥当,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身后,温婉地伸手为他按摩肩膀。
“唉……妹子,若是有人说咱做错了事情,而且言之凿凿,可……可咱自己却又觉得无错呢?”
“那究竟错与否呢?”
朱元璋心底盘桓的念头,其实是源于日前与柳白论及时所提及的话题——明廷官员俸禄该继续保持如今之低标准,还是应适当上调?
柳白的观点无疑贴合实际,且令朱元璋心动不已。
毕竟从凤阳归来的路上,他就对此反复思索:究竟该不该调整朝臣俸禄?
提高俸禄,则似乎是对自己过往决定的一种否定;然而不调,又该如何面对那些因收入难敷生活,迫于生计不得不走向腐败之途的官吏?
若是此刻改变策略,那些已经陷入泥沼的官员,如何自处?而若维持原状,则恐难以挽留如柳白这般清廉有为之才——若再干下去,不是饿毙便是因贪腐获罪。
如此一来,何谈大明千秋万代、基业长存?
见朱元璋犹豫难决,马皇后轻声劝慰道:“重八,是非对错,并无绝对答案,不过是视角有别罢了。
今日你是君临天下的帝王,应以江山百姓为念。
故判断正误时,莫局限于眼前一事,当站在大明社稷与苍生福祉的高度考量才是。”
尽管不知丈夫纠结的具体内容,马皇后明白,重要的是让其放下负担、心境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