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白一边说着一边示范给朱棣看,熟练地把大饼浸入汤中。
目睹柳白一口咬下坚硬的大饼之后,朱棣心里泛起一阵同情。
“你说你何必这样苦撑下去呢,随便攒点余粮改善一下伙食也无人知晓吧?”
朱棣看着眼前吃得认真的柳白,无意瞥见旁边父亲的脸色。
此时,望着眼前的饭菜,连朱元璋都眉头微蹙。
“公子莫要开玩笑了。
按照大明的律法,贪污可是重罪。
我还年轻,这辈子都没拉过姑娘的手呢,怎么能为了这几两银子,把自己的脑袋给搭进去,这多不划算啊。”
其实,若非柳白自己有特殊的缘由,非要当这个县令不可,他哪会找这个麻烦?
“说起来也不怕你们笑话,今日我和老爷子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喝的那碗鸭血汤还是我拿一个朋友的钱买的,这已经算是我这个月吃得最好的一顿了。”
“等我这个任期一结束,我就打算辞职不干了。
再这样下去,我觉得我要么就饿死在县衙里,要么就是因为中饱私囊被陛下砍了头……”
柳白这番话听起来像是自嘲,但传入朱元璋耳中,却成了对他的嘲讽。
毕竟柳白的能力他已经看得一清二楚。
以一己之力,便带动了凤阳的经济发展。
这些年凤阳上缴的税收,比正常情况下十几年加起来还多。
而凤阳周边各县的税赋,也都远高于其他地方。
反观柳白自身,他在短短几年之内便将凤阳发展到如今这般境地,甚至影响到了周边的郡县。
试想一下,要是柳白不是一个县令,而是一个商人,得赚多少钱?
再说凤阳已经富裕到了流油的程度,可柳白仍旧坚守本心,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伸手去贪。
不论是能力、人品还是为人处世上,此人皆是上上之选。
这样一个出色的人才,却因为生活难以为继的问题,萌生辞官回乡的想法……
这不是赤裸裸的嘲讽朱元璋是谁?
“柳小哥觉得,咱大明给官员定的俸禄太低了吗?”
朱棣带着几分担忧注视之下,朱元璋终是忍不住开口了,只是语气显得有些沉闷。
可正处于哀叹自己苦日子还要再熬几个月才能结束的状态中的柳白,并未察觉到这一变化。
“岂止是低啊!咱陛下恨透了那些贪官污吏,这点我很理解也很赞同。
不过这个工资定得确实不合理啊!”
“就说说我吧,一年二十几两银子,看似不少。
但在一个县衙里,事情堆积如山,我能一个人忙得过来吗?肯定得请捕快呀,得请师爷呀,日常做饭买菜还得管这些人吃饭吧,卫生总得有人打扫吧。
这一通折腾下来,我那二十几两银子基本就见底了。”
“那怎么办?难道我不用吃饭吗?衣服是不是就别换了?就算我的年俸足够花费,难道我就不该存点钱以备将来吗?以后娶媳妇不需要钱吗?万一有个两三孩子,还能不吃喝?”
“退一万步讲,即便我没儿没女没老婆,那我会永远不老吗?总有一天我会变老吧?老了之后怎么活下去?”
“实际上,有时候我想起大明好多吃皇粮的人去做那种事儿,我也能理解他们。
如果真的不贪,将来压根就没啥盼头了。”
“我手下那些衙役、师爷都劝我也跟着沾点便宜,但我心里琢磨着,反正今年干完就不干了,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没必要为了点口腹之欲,冒丢命的风险啊。”
“唉,算了,别说这些了。
饭菜虽然简陋,还是凑合吃点吧。”
待柳白这一席话说完,那最后的一声叹息里,满溢着无数失望与无助。
而朱棣站在一旁听完了他的牢骚后,
不禁吓得垂头望着手里的干饼,暗自揣测自己的未来命运。
目光尽管大多数时候停留在别处,却总有一瞬会不由自主地转向朱元璋所在的方向。
柳白口中的牢骚虽无半分对皇上的大不敬,可听在耳中,却让朱元璋如同被人重重扇了数十个耳光,面颊火辣刺痛。
“我这给众大臣定下的俸禄如此微薄,原是希望遏制他们的奢靡之心。
官员一旦拥有大宅还不满足,必定想要更大、更豪华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