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让朱厚照内心深受触动。
此刻,李长生更是完全没用他个人名义送出这些生活物资,而是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这让朱厚照感动得眼眶泛红。
“李卿不仅清廉,而且不贪图虚名。”
“这是上天赐予我朝的贤臣啊!”
朱厚照感慨良久,说道:“朕有何德何能,能得到像李卿这样的贤臣。”
“恭贺陛下,喜贺陛下……”
刘瑾等人先是一怔,随后反应过来,跪倒在地,向朱厚照道贺。
“恭贺陛下,喜贺陛下……”
见到刘瑾等人跪下,乾清宫中候命的一众内侍——即小太监们,也都跟着跪下,齐声欢呼。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激动,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说道:“拟旨,封李卿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兼管南北镇抚司,授予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职位!”
……
明朝设有五军都督府,包括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和后军都督府,负责京师与各地卫所的管理。
每个都督府均设有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以及都督佥事(正二品)。
其中,中军都督府的断事官担任五军断事官职务。
也就是说,中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属于正二品官职。
所谓的加衔是一种虚职,并非实际职务,只是象征尊荣。
同时,加衔还意味着官员可以领取额外的俸禄。
朱厚照赋予李长生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身份并兼任中军都督府的正二品都督佥事,充分体现了他对李长生的重视。
“是。”
听到皇帝的话,一名内侍立即回应,拿起毛笔,在事先准备好的空白圣旨上书写起来。
在乾清宫里,有专门伺候皇帝的内侍,他们可以协助拟定圣旨。
皇城之内,有数位内侍常年守候,随时准备接旨与书写。
不消片刻,便有一名内侍完成圣旨撰写,步至朱厚照面前,双手呈上。
朱厚照凝神阅读后,随即走向御案,取下玉玺盖印,待墨迹干涸,递还给刘瑾,言道:“大伴,此旨暂由你保管。
待李卿归京,即刻宣旨。
随后带李卿同来乾清宫,朕有要事相告。”
“臣领旨。”
刘瑾收起圣旨,神色庄重地回应。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急奔而入,跪于朱厚照前,高呼:“启奏陛下,李大人已至京城近郊,距城不足二十里。”
“李卿归来?”朱厚照眉开眼笑,“好得很,大伴,速去宣旨,然后一同迎他入宫。”
“遵旨!”
刘瑾领命后迈步而出。
与此同时,在东厂深处的一间幽暗密室中,坐有三位东厂督主。
室内昏沉,常年无光,三人皆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息。
他们是东厂的三位督主:大督主魏忠贤、二督主曹正淳以及三督主刘喜。
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外界所传的对立完全不同,反而显得十分和睦。
“嵩山派已被李长生剿灭,他从锦衣卫调集的精锐擅使刀阵,这阵法能大幅增强缇骑的实力,至少可提升一重大境界。”
“我的人未能击杀李长生,只能斩杀了左冷禅等人。”
“他定已察觉是我们东厂对他下手!”
东厂二督主曹正淳面色阴沉,语气冰冷:“此人修为进步神速,此前不过超一流高手,如今已达先天境界。
借助刀阵之力,他至少能达先天巅峰,甚至有可能突破至宗师级别。
我们必须尽早除掉他!迟则生变。”
曹正淳的话语令东厂三督主刘喜皱眉,他转头望向魏忠贤。
魏忠贤略作沉思,开口道:“眼下李长生深受圣恩,我之所以安排嵩山派左冷禅出手,是不想让皇帝察觉是我们针对他,以免引火烧身。”
刘喜低声道:“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