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按捺下性子冷静开口。
“前面发生了何事?怎忽然停住?”
朱元璋皱起眉头追问情况。
“启禀爷,前方十字路口两驾马车碰撞纠缠,似乎有人受了伤。”
赶车人回头恭敬回答道。
一听此言,朱元璋立即抛开心底其他念头直面眼前的突发情况:“快下去探视一番!救人要紧,别的暂且放在一边!”
言语之中满是果断担当之色。
然而待众人真正从窗缝探出头看清楚具体情形以后……
周围人群早已聚集,可朱元璋等人却后知后觉。
眼前一幕正如他们想象:马车相撞,一辆豪华马车与另一辆简陋的运货车发生意外,碰撞程度看来不轻。
看到这一景,朱元璋立刻皱眉,心中升起不满——显赫家庭的马车撞上了小商贩的车辆。
按照常理,接下来的情节应是富商凭借权势压榨弱势小商贩,随便丢点碎银就要溜之大吉。
而衙役到场后,无非就是收取富人好处费,偏袒对方,甚至让受害的小商贩赔偿。
他并不是故意带有偏见地如此猜想,只是这样的事在这个世道上太过普遍。
有钱人贪婪且缺乏良知,几乎是天下的定律。
然而事情的走向却完全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料:“各位街坊快帮忙联系凤阳医院!百汇路口出现严重车祸,请协助疏散交通并叫城镇中的交通官员来处理!”
一位身穿体面服饰的人站在豪华马车旁高声喊话。
“好心人们帮帮忙吧,先莫管我的车怎么样,救人要紧啊!”
他的语气急切,“大家一起来搭把手!有懂医术急救的邻居吗?那边那位,请不要再看热闹了,赶快下来帮帮忙!多一个人总归多一个法子!”
很快,路人们纷纷响应起来,齐力将倒地的简陋马车扶正。
被堵住去路的一些其他车主也从车上下来,自发加入救助队伍。
一时间温情满满,场面井然有序且互助友善。
这情形令站在一旁观察的朱元璋愣住了。
那本该扮演反派角色的富商,在事故发生的瞬间,并没有怒斥或埋怨可怜的小商贩,而是迅速查看自己车夫的情况后立即呼唤众人合作救援。
更让他意外的是,普通民众也并非像他设想中的冷漠观望,而是热烈相助,现场氛围和谐而团结。
还有一些人经过朱元璋的马车旁时,投以几许复杂的眼神,似乎对他们的按兵不动略显不屑。
“爹,方才过去帮忙的人好像对我们有些不满,是不是?”
朱棣回想着刚才从自己马车边匆匆走过那些人的目光,心底竟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愧疚。
他发现自己和身旁的人都没动,而围观群众都纷纷伸出援手的时候,那份孤独感尤为强烈。
“哼!是鄙视你!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眼瞅着乡亲遇险竟坐视不理,真是惭愧啊!”
朱元璋佯装批评朱棣的同时,内心实则同样泛起不小的羞赧,“为父年纪大啦,去了怕也使不上劲儿。
看看这些淳朴善良的百姓们,多么乐于助人!可再瞧瞧你……”
听父亲这么一说,朱元璋自己反而更加羞愧了,可作为君主又怎肯明言自己的尴尬呢?自然把责任推到了身为皇子的四儿子身上。
于是借机教训道:“老四,记住了,纵然你出身尊贵也万不可脱离实际!咱们祖宗三代可都是贫苦人家,这一点千万不能忘怀啊!”
面对父亲语重心长的训导,被先前那一幕弄得迷糊不已、充满自省之意的朱棣赶忙点头应承:“知道了,爹。”
老爷子的一番训导后,朱棣内心莫名泛起一阵愧疚之情。
他注视着前方的车祸现场,深吸一口气,在朱元璋的凝视下跃下马车,利落地投入到救助伤者与清理路面的工作中。
起初的动作还略显笨拙,但渐渐地便与那些素不相识的平民们配合得默契起来。
看着儿子从手忙脚乱到渐入佳境,朱元璋眼底闪过一抹诧异。
平时那副高傲姿态的老四,连正眼看百姓一眼都带着几分倨傲,可今日居然就这么轻易融入其中,帮助清理散落一地的瓜果残渣,还与众人齐心合力扶正侧翻的马车。
尽管额头上已渗出汗水,但当看到马车重归正位时,朱棣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意。
“这凤阳城里的柳白,还真是个人才。”
朱元璋在车厢内望见这一幕,感慨道:“不过是翻过一堵墙而已,仿佛置身另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