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散尽,狂欢落幕。
接下来的两天,吕喆兑现了他的承诺,暂时放下了篮球,专心当起了导游。
他依旧开着那辆在纽约街头显得十分低调的丰田凯美瑞,载着父母,穿梭在曼哈顿的大街小巷。
没有了冠军游行时的拥堵和喧嚣,纽约,似乎也恢复了它平日里繁忙而有序的模样。
第一站,自然是帝国大厦。
乘坐高速电梯,直达顶层的观景台。
站在高处,俯瞰着脚下这座由无数摩天大楼组成的钢铁森林,鳞次栉比,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哈德逊河与东河,如同两条银色的缎带,环绕着曼哈顿岛。
“嚯!真高啊!”父亲扶着栏杆,发出了一声感叹,但脸上,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激动。母亲也只是点点头,四处看了看。
对他们而言,这壮观的天际线,或许,还不如家乡江南小城的细雨石桥来得亲切。
随后,他们又去了中央公园。
这片位于城市心脏地带的巨大绿洲,与周围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家三口,沿着林荫小道,随意地散着步,看着草坪上嬉戏的孩童,湖面上悠闲划船的情侣,感受着纽约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下午,应父亲“附庸风雅”的要求,吕喆带着他们来到了著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座世界级的艺术殿堂,确实收藏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珍品。
从古希腊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塑,到古埃及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像残件,再到印象派大师梵高那色彩浓烈、笔触狂放的油画……
吕喆尽量给父母做着简单的介绍,但显然,这些跨越了时空和文化隔阂的艺术品,对于两位来自华国普通家庭的中年人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父亲努力地瞪大眼睛,试图从那些雕塑和画作中,看出点什么门道,但眉头却越皱越紧。
母亲更是兴趣缺缺,走马观花。
结果,原计划逛一下午的博物馆,不到两个小时,父亲就率先败下阵来,连连摆手:“哎呀,看不懂,看不懂,没啥意思,咱们走吧。”
第二天,他们又去瞻仰了自由女神像。
乘坐渡轮,前往自由岛。远远地,就能看到那尊高举火炬、象征着自由与希望的巨大铜像。
这无疑是纽约,乃至整个美国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了。
但或许是距离太远,又或许是文化背景不同,父母对此,似乎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奋,只是拿出手机,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
反倒是,在乘坐渡轮返回曼哈顿的途中,发生了一段让吕喆有些哭笑不得的小插曲。
当渡轮经过曼哈顿下城,靠近原来世贸中心遗址的时候,父亲指着岸边那两个巨大的、方形的、不断向下流淌着水幕的黑色水池,好奇地问吕喆:
“诶?儿子,你看那是什么东西?怎么在市中心搞这么两个大水池子?干嘛用的?”
吕喆闻言,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他忍着笑,解释道:“爸,那不是普通的水池子……那是……911遗址。”
“911?”父亲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哦!就是那个……那个飞机撞大楼的那个911?”
“对。”吕喆点点头,“原来的两栋大楼,不是塌了吗?后来就在原地,建了这两个纪念水池,代表着原来双子塔的位置。你看那水池边上,刻着的都是遇难者的名字。”
“嚯!”
听到这里,父亲的眼睛,猛地瞪大了!
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惊讶和浓厚的兴趣!
他扒着船舷,使劲往岸边眺望,似乎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之前看帝国大厦、看自由女神像时,那份淡淡的漠然,此刻,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好奇,甚至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咂了咂嘴,嘴角翘起一个微妙的弧度,低声念叨了两句,声音不大,但足够让旁边的吕喆听清:
“美国佬……美国佬……嘿!”
那语气,带着几分感叹,几分戏谑,还有几分……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