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郊外,通文馆总舵。
万虺坑。
此处,是一个满是毒蛇与白骨的虿盆。
通文馆办事不力之人,都是被丢入这里,用来祭奠“圣龙”。
所谓的“圣龙”,便是通文馆独有的白眉蝮蛇。
而白眉蝮蛇所产生的的毒素,也是用来制作通文馆独门暗器晋星刺的原料之一。
此刻,一个身穿白衣、胸口挂着一个“文”字的通文馆杀手,跪在一个中年人面前,抱拳汇报。
“启禀圣主,李绍荣的义弟,前来求见!”
听到这话,一身儒袍,满脸仁义之相的中年人眉头微皱。
此人便是李嗣源。
这李嗣源的相貌,的确称得上仁义。
尤其是他方正的大脸,以及那双长长垂下的大耳朵,一下就让人想起了素有仁义之名的刘备。
“你说什么人?李绍荣的义弟前来求见?”
“是。”
李嗣源闻言,陷入了沉思。
他心道:此人定是前来劝我出兵驰援潞州的。
虽说李嗣源并不想出兵援助潞州,但是李绍荣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世子之争,素来如此。
想要在晋国站稳脚跟,击败李克用的亲儿子李存勖,他就要拉拢一切能拉拢的人。
这也是李嗣源为什么一直维持“仁德”这种人设的原因。
“既然是李绍荣的义弟,那就让他来见我吧。把他叫到虹光阁。”
虹光阁,是通文馆的待客之地。
总不能在这满是毒蛇、森森白骨的万虺坑,来面见客人吧?
如果李嗣源真的在这万虺坑面见客人,那么这个客人多半就是要死的客人。
很快,李嗣源便见到了李绍荣那个义弟。
此人剑眉星目,气质非凡,绝对堪称俊俏二字。
“在下刘启,见过圣主。”
“免礼了。”
李嗣源果然贤得很,竟然亲自去扶刘启。
待人接物,也是十分亲切,面带微笑。
“你既然是绍荣的义弟,那说起来我们也算是一家人了。”
刘启一边感叹李嗣源的演技如此之高,一边做出十分感动的样子。
“久闻圣主宽厚仁义,今日一见,果然大开眼界。”
“哪里哪里,阁下客气了。”
李嗣源一脸的谦虚,脸上一直带着和煦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我哪里称得上仁义,只不过一直遵从义父的教诲罢了。都是义父他老人家教得好!”
两人又是一阵客套,刘启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圣主,此次前来,我是想替义兄带几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