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剑和他说的一样,因为自己体验过这种感觉,所以演起来格外的真实。
而这也就导致拍摄起来格外的顺利。
但这种顺利并没有让剧组的进度提升,反而拍摄进度比预计的更低。
林北操控摄影机虽然能第一时间看到拍摄的情况,但摄影机和成片终究还是有差距的。
所以第二天胶片冲洗出来,他和李雪剑就会聚在一起看前一天的成果。
然后林北就会发现一些不行的地方,有时候他没找出来,但李雪剑又会找出不行的地方。
其实那些镜头基本上都是可以用的,但他们两个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争取将所有的镜头都变成完美的。
这也让拍摄的成本增加了一些。
但电影的质量,肉眼可见的提高了。
林北预估过,在这样的拍摄情况下,原本可能不到四十万的成本,要四十万满配。
嗯,即使是这样,林北依旧没有掏一分钱出来。
不过本来并不需要四十万的电影,拍了四十万,也是变相的让他出钱了。
毕竟没拍完的那些钱他会弄到手上的。
不过问题不大。
剧组的人这段时间看着他们两个鸡蛋里面挑骨头,人都傻了。
在学校里面学的不是这样的吧?
尤其是副导演。
这个副导演是林北从隔壁导演系找过来的。
虽然只是一个工具人,但林北拍摄出来的胶片冲洗出来之后,他也是可以看的。
其中绝大部分的镜头他感觉都很完美。
但这些镜头在林北和李雪剑眼里总能找到瑕疵,让他有些怀疑人生。
错了错了!学校不是这么教的呀!
虽然不是他的电影,但看到林北和李雪剑每次浪费胶片,他都会感觉到心疼。
这胶片可是市面上很好的那种,六百块钱一卷,一卷三分钟。
他观察过,光是浪费的胶片就有几万块钱。
剧组的氛围也在林北和李雪剑的带领下逐渐变得古怪起来。
时间也在这样的氛围和拍摄中逐渐走过。
而《活埋》的拍摄进度也过了大半。
接下来的剧情就要开始上难度了。
而从现在开始,剧组也会禁止记者探班。
之前剧情还没有上难度,李雪剑并不需要刻意去调整状态,所以在他们的拍摄过程中偶尔还会有记者过来探班。
但现在就不同了,剧组进入高难度拍摄,记者的探班会打乱李雪剑的节奏。
不过禁止了记者,却没有禁止朋友还有老师的探班。
第二天王建松和田庄庄就带着一群学生过来探班学习了。
他们悄无声息就过来了,但林北也没有说什么,他们探班是提前说过的,导演系学生想过来看看电影拍摄的实操。
而表演系则是过来学习剧组的运转还有演技的学习模仿。
不过他们来的时候,林北正在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