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医武大唐 > 第73章 林羽预言李弘寿命武媚谋后事(第1页)

第73章 林羽预言李弘寿命武媚谋后事(第1页)

李弘身患痨病的消息如阴霾般笼罩着大唐宫廷,武媚和李治心急如焚,四处寻找救治之法,却始终一无所获。林羽作为知晓后世医理之人,也被武媚寄予厚望,多次被召入宫商讨对策。

这日,武媚再度将林羽宣至宫中。宫殿内气氛凝重,武媚神色憔悴,眼中满是焦虑与疲惫,她望着林羽,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林爱卿,弘儿的病情毫无起色,你可有新的办法?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本宫都不愿放弃。”

林羽心中满是无奈与不忍,他微微低头,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说道:“娘娘,以臣对后世医理的了解,痨病在当下确实是极为棘手的病症。太子殿下的病情恶化迅,臣斗胆直言,殿下的寿命或许只能到二十三岁。”

武媚听到这话,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身体不受控制地晃了晃,差点摔倒。她的双眼瞬间瞪大,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你说什么?这不可能!弘儿还年轻,他怎么能……”她的声音哽咽,悲痛得难以继续说下去。

林羽见状,心中一阵酸涩,他“扑通”一声跪地,说道:“娘娘,臣也希望这不是真的,但从殿下的病情展来看,实在不容乐观。臣有罪,无法为殿下找到治愈之法。”

武媚呆坐在椅上,眼神空洞,脑海中一片混乱。她想起李弘小时候的可爱模样,想起他勤奋好学、心怀天下的志向,怎么也不愿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在最初的震惊与悲痛过后,武媚内心陷入了深深的挣扎。李弘是她的心头肉,是她寄予厚望的儿子,这个消息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武媚明白,作为大唐皇后,她肩负着维护皇室稳定和国家安宁的重任。她不能沉浸在悲伤之中,必须振作起来。她在深夜无人时,独自在宫殿中默默流泪,释放着内心的痛苦。但当黎明到来,她又会重新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坚强的姿态面对众人。

武媚深知李弘寿命将尽的消息一旦传开,必将引朝堂的动荡和人心的不安。所以,她第一时间叮嘱林羽不要声张此事,将这个消息严格保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她对林羽严肃地说:“林爱卿,此事关系重大,若有半点泄露,必将危及朝堂。你务必守口如瓶。”林羽连忙跪地应诺。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李弘还是从太医隐晦的言辞和母后强装的镇定中,隐隐猜到了自己的病情。他心中虽有不甘,但更多的是对大唐未来的担忧。

一日,李弘强撑着病体,来到李治的书房。李治看到李弘苍白消瘦的面容,心中一阵心疼,连忙起身迎上去:“弘儿,你身体不好,怎么不好好休息,还跑到朕这里来了?”

李弘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有要事相商。儿臣已得知自己病情严重,恐时日无多。”李治听到这话,眼眶瞬间红了,他想要开口安慰,却被李弘打断。

“父皇,儿臣时日无多,心中唯一挂念的便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儿臣仔细思量,认为二弟李贤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且心怀大志,若能立为太子,必能将大唐治理得繁荣昌盛。”李弘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治,言辞恳切。

李治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说道:“弘儿,你不必如此悲观。朕和你母后定会想尽办法治好你的病。至于太子之位,朕自有考量。”

李弘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父皇,儿臣明白您的苦心,但儿臣真的希望您能考虑儿臣的建议。李贤熟读经史子集,对治国理政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曾与儿臣探讨朝政,其观点新颖且实用。儿臣相信,他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李治看着李弘坚持的模样,心中既感动又纠结。他深知李弘对大唐的一片赤诚之心,也明白李贤确实有出众之处。但太子之位事关重大,他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弘儿,此事容朕再想想。你先回去好好养病,其他的事情莫要操心。”李治轻抚李弘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说道。

李弘见父皇没有明确拒绝,心中稍安。他再次行礼后,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离开了书房。

武媚开始不动声色地巩固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她频繁召见那些支持她的大臣,与他们密谈。在交谈中,她强调了大唐局势的稳定至关重要,暗示他们要在即将到来的变故中保持立场。对于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武媚则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她一方面给予他们一些赏赐和官职上的晋升,让他们感受到她的恩惠;另一方面,也隐晦地提醒他们,若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将会面临怎样的后果。有一次,她召见了一位在朝堂上颇具影响力的大臣,先是对他的政绩大加赞赏,并赏赐了他一批珍贵的宝物。随后,话锋一转,说道:“如今朝堂局势微妙,本宫希望爱卿能与本宫一同维护大唐的稳定。有些事情,一旦做错,可就没有回头路了。”这位大臣心领神会,连忙表示会全力支持武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媚决定先暗中试探朝中大臣对太子之位的态度。她以关心李弘病情为由,召见了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在交谈中,她巧妙地提及李弘的病情和太子之位的未来。大臣们心中明白武媚的意图,但都不敢轻易表态,只是含糊其辞,生怕说错话。武媚对此早有预料,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大臣们的表情和言辞,试图从细微之处捕捉他们的真实想法。有一位大臣在谈及太子之位时,眼神闪烁,言辞闪烁其词。武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对这位大臣的态度有了初步的判断。

武媚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次子李贤。李贤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威望。但她也清楚,李贤性格较为刚强,与一些大臣之间存在分歧。为了让李贤更好地适应未来可能的太子之位,武媚开始有意培养他。她安排李贤参与一些重要的朝政事务,让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她还为李贤挑选了几位学识渊博、忠诚可靠的老师,教导他治国理政之道。她亲自为李贤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研读经典史书、参与朝政讨论等。她对李贤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肩负起大唐的重任。”

武媚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她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情报网络。她的心腹被派往朝堂的各个角落,密切关注大臣们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大臣之间的私下聚会,还是他们对李弘病情和太子之位的议论,武媚都能在第一时间得知。通过这些情报,武媚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一次,她的心腹得知几位大臣在私下里讨论太子之位的人选,并且对李贤持有不同意见。武媚得知后,立刻思考应对之策,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对这些大臣进行安抚和引导。

武媚深知此事急不得,她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谋划。她一方面继续为李弘寻找治疗的方法,哪怕只有一线生机;另一方面,在暗中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为可能到来的太子之位更迭做准备。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开始有一些风声传出,关于李弘病情和太子之位的猜测在大臣们之间悄悄流传。一些心怀叵测之人,也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在这场变故中谋取私利。大唐的宫廷,再次陷入了一片紧张而又微妙的氛围之中,未来的局势充满了变数。

喜欢医途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医途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