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曾经有老一辈跟周浩然说了,当一个人过惯了,也习惯了那种孤独之后,就会变的越来越独。
这种“独”说的是在家里,容不下其他人一起生活了。
当时,老一辈说这话的目的,主要是在劝周浩然赶紧找对象结婚。
曾几何时,周浩然根本没在意过这句话。
他认为他自己一个人,想吃吃,想喝喝,懒了不爱收拾屋子那就不收拾,爱动弹了,就去整个、的,没人嘟囔,多好?
可是现在,事情生在别人身上了,周浩然终于能体会到了那些老一辈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曾经周浩然身上的“独”了。
自从一大妈走了之后,易忠海就一个人守着他那东厢房过日子了。
时间长了点之后,周浩然真的能感觉到了易忠海身上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独”了。
而且,易忠海自从一大妈走了之后,不光变的“独”了。
更是变得“独”了。
而这个“独”,就是在表达“唯我独尊”的这个“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易忠海又捡起过去他当“一大爷”那时候的“一家独大”的派头子了。
哦,对了,是从棒梗媳妇不再让他去管孩子开始的。
最开始,易忠海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从“独”里走出来了,一天天的就像长在后院似的,就守着理论上来说,是他的徒孙,实际上却应该是重孙子辈的棒梗儿子。
那时候,棒梗媳妇见易忠海都o来岁了,家里也就他一个人了。
而且,就先不说易忠海以后的家产全是她们棒梗家的事,就说白天棒梗去上班了,有个人能帮她带孩子,她也高兴啊。
就这么的,让易忠海没啥事可以抱着孩子晃荡晃荡。
可是后来,棒梗媳妇现不对了。
原先,易忠海只是不断在给孩子买点东西,吃点好吃的啥的,到中间,展到易忠海开始插手孩子的管教的事。
这时候,棒梗媳妇都没说啥。
毕竟这个时代对于孩子的管教,基本上都是放养的。
有一个八级工退休的“高工”来专门教导孩子,棒梗媳妇还巴不得呢。
但是,最后,易忠海更过分了。
从孩子的生活、教育、吃食,一直插手到了棒梗和棒梗媳妇的生活。
那派头,简直就像他是棒梗的爹似的。
这样一来,棒梗媳妇能干?
她没事都敢跟贾张氏和秦淮茹这俩棒梗亲人对着干呢,怎么,还能让你一个“师父”骑头上了?
也就这样,被“剥夺”了孩子的“抚养权”和对徒弟的“管教权”的易忠海,把目光放在了大院里面。
也是这样,易忠海开始捡起了过去他当“一大爷”那时候的派头子。
而且,更为过分的,都开始变成了“老派大家长”似的“一言堂”了。
怎么说也是o来岁的老头了,大家都住一个院里几十年了,平常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再加上原先人家也是厂子里的八级工,“余威”还在。
院子里那些还在厂子里上班的“小一辈”对于易忠海的“指指点点”也就听听拉倒,没说什么。
不过吧,也正因为这样,渐渐的,易忠海开始“得寸进尺”了。
在院子里,只要是他以为不对的,那就肯定得插手去管。
从平常生活的买菜做饭,到休息时聚在一起喝酒什么的。
甚至,下班点回来晚了他都要管。
这里,管的最多的,得说是周浩然。
谁让满院子里,只有周浩然过的最“悠闲”呢。
是,对于老年人的改变,或者说对于老年人的“小心眼”,周浩然可以理解。
但是,理解归理解,这不代表周浩然会让着他。
毕竟大家生而为人,不是你年龄大就可以倚老卖老的指指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