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翊笑了笑,没有反驳,怅然回望那片山坡。他的语气并无太多伤感,轻松得像在聊此刻的景色:“听说,射杀了恒辰太子的士卒加官进爵,在南齐都城兆安得了一套宅院,母亲妻子都封了诰命。”
“你一定很恨他。”叶星辞笃定道。此前他从未接触过“敌人”,更别说谈得这么深入,没来由的有一丝兴奋,想多了解对方的想法。
谁都清楚,几年之后,待双方恢复元气、国库充盈、男丁长成,还要继续打下去。
“不,我不恨任何人。只要打仗就会死人,百姓会失去亲人,帝王家也没什么特别的。”楚翊勾起嘴角,似笑非笑地看过来,眸光和被雨水洗刷过的晴空一样明澈,“恒辰太子的死,非人之过,战之罪也。战争,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远万里去杀掉素昧平生的另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倒也没错。”叶星辞有些触动,顺着对方的话感慨,“本身无冤无仇的人,战火一起,就拼了命要至对方于死地。”
“更荒诞的是,昨天还视彼此如仇寇,你叫我北夷,我喊你南蛮。你说我不洗澡,我说你个子小。议和之后,亲事一定,转眼就成友邦了。”楚翊轻叹一声,“无论如何,希望公主的到来,能让和平尽可能长久的延续下去,早迎弄璋之喜。”
弄璋?祝我生男孩?呸,生个西瓜差不多!
“嘻嘻……”子苓四人又在窃笑。有他坐镇挑起大梁,她们似乎不再那么焦虑。或者,已经忧心到麻木,反而有一种破罐破摔的放松。
忽然,木头断裂的脆响传入耳中,接着是“咔嚓”一声巨响。在姑娘们的惊呼中,巨大的车辇猛然向右倾斜,叶星辞也跟着一出溜,右肩撞在车厢内壁。
原来,是右侧的轮毂断了,车轮也跟着折断。叶星辞丝毫不慌,还安慰子苓她们:“没事,别害怕,车坏了。”
驾车的两名太仆寺胥吏立即跪地叩首:“小人该死,惊动了公主,小人该死。”
“快,先把车顶起来,找东西架在下面。”楚翊毫不犹豫地下马,和护卫罗雨用肩膀奋力顶住车厢,一发力竟然真的顶了起来,丝毫没有养尊处优的骄矜。
“没看出来,王爷玉树临风,却有一身蛮力,体格很结实嘛。”叶星辞顺着坡度靠在窗边俯视楚翊,这姿势就像隔着一层厢板趴在对方身上。
“我经常活动,在府里开垦了两亩地,自己种菜浇园,图个乐子。”
叶星辞想,怪不得他手心有茧,原来爱好务农。
“哎呦九爷,可使不得,让我们来。”其他官吏和随从拥上来,接替了楚翊。他若无其事地掸掸肩膀的尘土,朝车窗微微一笑:“让公主受惊了。”
马车需要更换车轮,于是车队就地休整。路旁转眼间搭起一个锦棚,供公主和贴身宫女休息。
叶星辞坐在棚中喝茶,隔着纱幔看他们修车,让云苓去找点吃的。她端着点心回来时,却被楚翊叫住:“子苓姑娘,留步。”
“奴婢叫云苓。”
“失礼。”楚翊拱了拱手,走到她面前,“公主身边,是不是有个叫小五的宫女,现在该有十六七了。她没随驾吗?”
叶星辞听得一清二楚,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抖。小五……宁王居然把一个“宫女”的名字记得这么清楚?!这得多大的仇啊!
云苓回眸瞥一眼锦棚,摇头道:“没这人,随行的宫女太监只有我们六个。王爷想找的人,也可能短暂地在公主身边当过差,奴婢不记得了。”
“那就算了,没什么要紧的,不过曾有一面之缘罢了。”楚翊眉宇间闪过稍纵即逝的失落,随即释然一笑,“姑娘忙吧,不打扰了。”
叶星辞悄悄松了口气。
看来,楚翊只是觉得那桩湖畔旧事有趣,想找当时的“小五”聊几句。那时自己还年幼,瘦瘦小小豆芽菜似的,如今就算面对面,想必对方也认不出自己,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知不觉,日落西山。晚霞如彩纱,飘荡于绚烂的天际,仿佛有神女在天河浣纱。她浣了十条纱绢,人间就匆匆过了十天。
起初,子苓、宋卓他们还时常追问公主的下落,后来就不敢问了。也不再探讨公主私逃一事,彼此间形成一种绝望的默契。华辇内外,全是心事重重、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蚂蚱们一路提心吊胆,就像用一把锈钝的刀,去割一条坠着巨斧的绳。顺都愈近,绳也愈细。到了今日此刻,就只剩岌岌可危的一丝还牵连着,吊着那终将落在每人头上的巨斧。
“天塌下来,先砸我这个儿高的。”领头蚂蚱叶星辞常这样安慰大家。他已经做好替公主入宫的心理准备,并计划装病,来避免与老皇帝接触。
至于公主……若她铁心远走高飞,这段时间足够她翻越衡连山西脉,随商队经沙漠逃到西域小国,从此一去不回。
“公主,再有一个时辰,就抵达顺都了。”楚翊顿了一顿,轻声道:“公主累了吗?”
“嗯?”叶星辞回过神,将脸转向窗外。春风从田野间滚过,钻进车内,他抚了抚飘动的面纱,“不好意思,本宫是有点乏了。”
官道两旁,是北方辽阔的田野风光。及膝的麦苗随风起舞,碧波翻滚,一浪一浪荡向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
麦浪中,农户们有的在卖力锄草,有的蹲坐在田埂歇晌吃饭,就着瓦罐里的汤水啃面饼。
“他们怎么不回家吃?”叶星辞随口聊道。
“这样省时省力。”楚翊解释,“家里的女人或孩子把饭送来,直接在田边吃了,能趁着天黑前多干活。”
所谓解甲归田,战时披甲,平时种田。叶星辞第一次认真观察这些黝黑的面容,他们很可能都上过战场,可脸上并无杀气,和大齐的农民没什么两样。
他原以为,他们会更凶恶一些。
“这一带的百顷土地,是我的封地,有水田有旱田,平时由田庄打理。在田里割草的,都是我的佃农。”楚翊的右手在空中画了半圈,“昨日路过的,是我兄长瑞王的田产,比我的多一倍。”
叶星辞知道他不是炫耀,而是纯粹的介绍,陪自己聊天解闷儿,以解思乡之苦。对于皇族来讲,一百顷田地实在有点寒酸,何况并不肥沃。太子的兄弟皓王封亲王时,获赏一千顷良田,创开国以来封赏之最。
这些天,楚翊从未乘过车,终日骑马相随。他说,皇兄想让公主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每晚,他都派人送润喉汤,十多天无一间断。
不过,烹制润喉汤并不耽误他眠花宿柳,十多天无一间断。对此,叶星辞很是不屑。宋卓和司贤他们却很佩服,说他身子硬朗,怪不得能顶得动大马车。
对于宁王的风流,迎亲的随行官员并不奇怪。子苓和云苓听他们私下议论,宁王府中有二三十个美貌侍妾,好不容易出门一次,肯定也要尝尝野花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