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懒的坐在椅子上,托着腮静静地望着窗外的天空,恍恍惚惚、神游天外。
等电话铃声响起,郝仁赶忙揉揉自己长时间呆而酸痛不已的脖子,接起了电话。
“喂?老叔?”
“嗯!你让我查的事情我已经查到了。”
“难道上面真的有什么计划?和上次那群弯岛的目标设备有关系?”
“对,也不对。有计划,但是现在才刚刚立项,还没有最终确定试点厂区。不过目前你们轧钢厂因为今年的生产指标额完成,所以票数很高!”
“什么项目?我们轧钢厂自身完全不知情?”
“你应该知道,现在咱们和美弟那边的关系很紧张,所以北边苏大哥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武器、技术援助。”
“苏大哥送来的技术援助?也就是说,上面为我们轧钢厂准备了一批苏大哥的援助技术?”
“对,目前这批苏大哥的专家,正在秘密培训我方的技术人员,准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试点工作。”
“秘密?老叔,你真应该让上面去看看,这群专家行动如此自由,哪里还有秘密?”
“什么!自由行动?这不可能!上头特地命令学校的招待处保护好这群专家,不允许出安全范围自由活动!”
结果,电话那头,郝仁的沉默震耳欲聋,孙大部长有些头疼的捏捏太阳穴,为那群保护专家的人感到默哀,严重失职,万一出事了,就可以去尝尝花生米了。
“好,我知道了!这件事情稍后我会向上级领导汇报!还有什么事吗?”
“没了,我已经明白了,多谢老叔您老人家了!”
……
等挂断电话,郝仁已经大概清楚这次案件的因果线了。
北面苏大哥给新华国提供了一批新技术,由苏大哥的专家带着技术来华国进行援助行动和项目落地。
有些和华国以及苏大哥关系不好的人肯定会不愿意看到华国有可能变强的机遇,自然会想尽办法的进行破坏活动。
暗杀苏大哥的技术专家,破坏新技术的试点工厂,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猜透这群人的目标,那么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郝仁把保卫员的衣服换掉,穿上常服,换上棉鞋,又找出一个大灰色围巾包着半张脸和脖子,骑着车就往小酒馆去了。
骑了大半个多小时,到了小酒馆附近,没有进去找徐慧珍,只是以小酒馆为中心,绕着街道大路,寻找起来。
骑到一家现代处楼下的时候,终于用空间扫到了一个外国面孔,
没有声张,默默记下位置,找了个没人的街道,把招待处的位置画了下来,
以点为中心,把一公里为范围内的民宅和店铺,都纳入了侦查范围。
这群外国专家虽然有我国的同志们保护,但是那些人肯定在附近有默默监视的眼线,而郝仁的突破口,就是这些暴露在外面的眼睛。
沿着确定好的路线,顺着方向,一点一点的寻找起来。
时不时停下车找抱着木箱卖香烟报纸的小孩买包烟、停在小摊前热情的和摊主砍价买点东西挂在车前,遇到有吵架热闹也会停下车凑在人群里围观,就好像一个正在逛街的学生,对一切都充满活力与好奇心……
眼看就要转回原点了,却还是没有什么现的郝仁,有些泄气,怀疑起自己的判断,难道那些人和这群苏国专家没有关系?
停下车,靠在电线杆旁,点上根烟,看着前方被小孩子和妇女们围的满满的炸爆米花的老头忙碌着,四周打闹取乐的孩子在四处乱窜……
一辆拉货的三轮车停在了郝仁身后的门店门口,骑车的大叔正和店家在说些什么,满脸风霜沟壑,戴着灰布头巾,看不出年龄,一身有些脏、满是补丁的青灰色棉袄,一看就是出苦力替店家送过的窝脖。
郝仁有些好奇的把空间延伸过去,想听听这大叔和店家在说什么呢……
“好了,我也没零钱给你!您就收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