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一人之下的儒修笔趣阁 > 第十章 命运(第1页)

第十章 命运(第1页)

“圣人”

是儒家的说法,但儒家说的“圣人”

跟世人口中流传的“圣人”

,却不是一回事。

儒家的“圣人”

是修身到一定程度后的某个境界。

而人们口中流传的“圣人”

就是一套“道德”

模板,就跟寺庙里供奉的佛像一样,内里如何不在乎,外表一定要光鲜亮丽,一定要是人们想象中的道德楷模!

其实所谓的“道德”

,是儒家制定出来,希望所有人遵守,从而让天下达到大同的理想世界。

但大同世界是孔子的理想,一些当官的或许表面上会遵守“道德”

,但不能用道德模板去要求所有儒家……儒家是人,形形色色各有心思的人,有的儒家心黑起来,你都不敢想象!

儒家修身,靠的也不是什么道德,只是通过“礼”

让自己明心见性,稍微好点的,给自己画条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已!

所以啊,儒家不一定都是正人君子,更没有一个标准的道德模板!

甚至有的儒家希望别人才是道德楷模,这样才能“君子欺之以方”

孔子讲仁,爱己,爱人,他是圣人。

孟子讲义,傲气凛然,脾气臭的一匹,骂起人来一点面子都不留,他也是圣人。

董仲舒谄媚枉上,排除异己,他同样是圣人。

朱熹乱注经书,跟“二程”

一起开创程朱理学,奠基封建礼教,他也是圣人。

王阳明蠢的去格竹子,格了七天七夜才明白过来这是无用功,他还是圣人……

圣人,跟道德水准无关,道德是本心之外人为定义的东西。

圣人境界,仅仅是明心见性,至诚之人罢了,跟道家结圣胎一样,难道圣胎还要衡量道德水准?

那些认为儒家必须怎么怎么做,圣人必须具备什么样道德水准的,还不如去庙里拜神,指着神像说你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至少神像不会反驳你!

还有,儒家正心诚意的“正”

,不是正邪的“正”

,而是端正的正!

甭管做善事还是恶事,只要端正心态,那都是“正心”

……

傅源三人走出“天下集团”

时,正好徐三徐四开车来到了门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