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总是在安逸顺遂的岁月中悄然潜行,恰似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不留一丝痕迹。不知不觉间,一连三日,姬文都沉浸在声色犬马的奢靡生活之中。虽说他依旧按时参与朝会,并未耽误政务的处理,但这般纵情声色的状态若长久持续,着实令人心生忧虑。然而,奇怪的是,朝堂之上的群臣,不仅对他的行为未有丝毫异议,反而对他在朝会上做出的诸多决策赞不绝口,纷纷认为这些决策精妙高明,颇具远见卓识。
可姬文内心却如同明镜一般清醒。他深知,倘若自己不能及时调整,继续沉溺于这温柔乡中,迟早会沦为昏庸无能之辈。到那时,他如今所拥有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将如梦幻泡影般化为乌有。毕竟,这是一个诸侯纷争、群雄并起的战国乱世,各国之间相互觊觎,局势波谲云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稍有不慎,滕国便会如同一只待宰羔羊,被他国无情吞并。一旦到了那个地步,即便他幡然醒悟,恐怕也已无力回天,只能徒留悔恨。
次日清晨,晨曦初照,朝会一如既往地如期举行。一众大臣,无论年长资深,还是年轻新锐,皆身着华丽庄重的朝服,衣冠楚楚,手持笏板,神色肃穆,恭恭敬敬地向姬文大礼参拜。这小小的笏板,大臣们言其乃是用于记录要事的工具,恰似如今人们开会时所用的笔记本。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更是官员身份地位的鲜明象征。不同品级的官员,所持笏板的材质可谓大相径庭,从这小小的笏板之上,便可窥见官员们在朝堂中的等级差异。
战国时期与后来的清朝在礼仪规矩上大不相同,并没有臣子跪着上朝的惯例。大臣们参拜完毕后,各自迈着沉稳的步伐,回到大殿两旁早已摆放整齐的书案之后,而后跽坐于地,静待朝会正式开始。
朝会伊始,各部门依序有条不紊地汇报每日政务情况。就在今日,一则重要消息传来:之前发往各国的讨伐姬蔓的檄文,终于有了回应。周边几个距离滕国较近的国家,大多对此表示赞成。毕竟,滕国国力孱弱,在这些诸侯大国眼中,无论其国内发生何事,都很难对自身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故而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然而,宋国的回复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宋国宣称:“姬蔓虽有罪,但群臣并无过错,姬文却屠戮无辜臣子,此等行径,实乃天理难容。李辅为滕国辅政多年,忠心耿耿,却因姬文的残暴而被迫归乡。现限姬文一月之内前往宋国李辅居所,向滕国宰相认错赔罪,并邀请李辅回滕国继续辅政!否则,宋国将以维护天理人伦之名,发兵攻打滕国!”
姬文面色凝重,逐字逐句地看着宋国的回复,越看心中的怒火越是难以抑制。宋国与滕国之间,实力本就相差悬殊,但同为诸侯,宋国竟如此明目张胆地欺凌滕国,实在是欺人太甚,令人忍无可忍!
姬文强压怒火,目光如电,扫视着殿下群臣,怒声发问:“这宋国国君叫什么名字?为人究竟如何?可有哪位爱卿知晓?”
郭央赶忙上前,恭敬地禀报道:“陛下,臣祖籍便是宋国。宋国国君名为宋元,世人皆称宋公。当年,他凭借一颗彗星之事赢得了些许名望,在宋国人心中颇具威信,深得民众拥护。不过在为臣看来,也只是一欺世盗名之徒罢了!”
姬文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对众人说道:“宋国回复之事,任何人不得再提。从今日起,即刻着手加固城门,在城门之上架起大锅,每日将金汁、热油烧开备用,城墙四周多多准备滚木、礌石。”
众人听闻,顿时一片哗然。宋国兵力强盛,威名远扬,只需派出十分之一二的兵马,便足以如秋风扫落叶般灭掉滕国。在场众人皆非愚笨之辈,一听便知陛下这是打算凭借滕国这低矮的城墙抵御宋国,这在他们看来,无疑是螳臂当车,与自寻死路无异。
仲黑身为领兵大将,又是姬文的心腹爱将,率先挺身而出,神色坚毅,高声道:“谨遵陛下之令!无论何方来犯,臣仲黑定叫他有来无回!”那坚定的声音,犹如洪钟般在大殿内回荡,彰显着他的忠诚与无畏。
郭央见状,毫不犹豫地起身,快步走到仲黑身旁站定,其意不言而喻,同样是坚定地支持姬文。他目光如炬,看着殿下众人,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自己的立场。
孟滕略作思索,眉头微皱,苦笑着摇了摇头,但最终还是毅然起身,带着孟虎站到了郭央和仲黑身旁。同时起身支持的,还有农业厅长管良和兵工厂长石米。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局势的担忧,又有对姬文的信任与追随。
南宫离原本打算看姬文的笑话,心中暗自思忖,平日里你姬文豪言壮语,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如今宋国相逼,且看你如何应对,又该如何保全颜面。可他万万没想到,姬文竟如此强硬,丝毫不为威胁所动,竟要以滕国千余兵将对抗宋国数万大军,这在南宫离看来,实在是太过离谱,近乎疯狂之举。不过,他家与宋国君素有仇怨,听闻要与宋国交战,他无论如何都要参与其中,以报家族之仇。于是,他也站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胆气过人,南宫离佩服!人活一世,生死不过小事,能畅快一战,岂不快哉!哈哈哈哈哈”说罢,南宫离仰天大笑,那狂放不羁的笑声在大殿内久久回荡,令群臣不禁胆寒,却也感受到了他的决然。
滕国国小,政治体系相对简单。如今,这几位在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纷纷表态支持,关于是否与宋国开战,已然没有悬念。姬文将目光投向工会长墨翟,目光中带着期许,问道:“墨会长,你意下如何?”
墨翟内心天人交战,在“兼爱非攻”的理念与滕国当下的处境之间苦苦挣扎。思索良久,他终于想通。他意识到,这分明是宋国的蓄意挑衅,滕国只是被迫防御,这与自己所秉持的理念并不冲突。墨翟本就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一旦想通,便变得坚定果敢。只见他大步向前,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臣愿助您一臂之力!”
姬文听闻,心中大喜,犹如在黑暗中听到了仙音,顿时信心倍增。有墨翟的全力支持,再加上自己21世纪的知识,他坚信,宋国即便来犯,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滕国定能在这场危机中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