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派这一代弟子有个传统,师弟强过师兄。
二师兄归辛树的武功,要强过大师兄黄真。老三袁承志的武功,很快也会过二师兄。至于顾阳这个小师弟,已经是这一代最强的一个了。
“师父,师兄,你们怎么突然来了?也不提前通知一声,我好安排人迎接你们。”
黄真哈哈一笑:“小师弟,我们要是不来,都不知道你这个未曾蒙面的小师弟,都已经当上岛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
穆人清轻咳一声:“好了,顾阳,你也坐下。先跟为师说一说,你下山之后的游历过程,又是怎么跑到这定海卫了?”
“师父,师兄。自从当初我下了华山之后,一路上看到了许多百姓抛家弃子,流离失所,还要被沿途的官兵、盗匪欺压,便愤而拔剑,一路杀到了中原地区。
当时,弟子听闻闯王高举义旗,反抗朝廷,还能善待百姓,也特意前去查看。原本,弟子也准备与师父一样,投靠闯王,为闯王效力。只是……”
说到此处,顾阳故意停顿了一下。
穆人清追问道:“只是什么?你说来听听。”
“师父,大师兄,请恕弟子直言,闯王恐怕并非明主。”
穆人清闻言,面色多少有些不悦。毕竟闯王李自成是他看好的明主,这两年也一直在暗中支持闯王,还让大弟子黄真为闯王筹集军饷。
黄真转头看了眼自家师父,又转头看向顾阳,给顾阳使了个眼色:“小师弟,你未曾见过闯王,怎知他不是明主?闯王雄才大略,礼贤下士,善待百姓,自起义以来,广得民心。而今更是占据中原,一呼百应。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难道这样的闯王,在你眼中还不算明主吗?”
穆人清也盯着顾阳,等待着他的回答。
“师父,大师兄,你们且听我说。如今的闯王的确风头正盛,也有无数百姓追随。但闯王大军也存在诸多问题,若是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来日必受其害。”
穆人清是习武之人,黄真是商贾出身,两人虽然都读过一些书,却并没有多少远见卓识。
听了顾阳的话,穆人清也来了兴趣:“你倒是说说,闯王大军都存在哪些问题?”
顾阳喝了口茶水,慢条斯理的开始分析:“
第一,缺乏一个稳定的后方。闯王大军采取流动作战,以走制敌,虽然能避开了明军主力,使得明军顾此失彼。但若长此以往,仅靠开仓放粮维持军饷,收拢民心,必定难以持久。
第二,人才储备不足。闯王大军多以流民百姓为主,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文武人才并不多。须知,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随着地盘势力的扩张,这个问题也将越来越严重。
第三,内部矛盾。闯王部下将领,有诸多派系,彼此之间也并非一团和气。如今有外敌,大家还能团结一致。若是将来夺了天下,恐怕这内部纷争便会越演越烈。
第四,闯王大军只看到了眼前的敌人,须知关外的鞑子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等顾阳一条一条说完,穆人清与黄真都是沉默不语,他们压根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只是看到李自成大军得到无数百姓支持,有星火燎原之势,便觉得他是天下明主。
其实,李自成起义的局限性还有很多,顾阳也并未一一列举。
沉默良久,穆人清仍旧有些不甘:“顾阳,你所说的这些问题,闯王未必不能解决。而且,闯王麾下也有不少人才,没有你所说的那般不堪。他日若是闯王得了天下,未必不能如那明太祖朱元璋一般,治理天下。”
顾阳也没有反驳:“或许吧,若是闯王将来真能如明太祖一般,我定会助他一臂之力。”
其实,自从得知穆人清与黄真前来,顾阳就猜出了他们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劝自己投靠闯王。故而,才直接开口,把话堵死。
此时,大师兄黄真开口道:“师父,我倒是觉得,小师弟所言不无道理。师父您是习武之人,我是商贾出身,咱们也不懂得什么治国的大道理,还不如小师弟看问题明白透彻。或许,我们可以先听听小师弟将来如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