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乱世战果 > 第73章 范南犯了难(第1页)

第73章 范南犯了难(第1页)

河东道朔州府!

战局风云变幻,一天一个样!

由河东道临时兵马大总管,督师,兵部侍郎范南部署的,伏击北地折兰王南下大军的,大胤近十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已经进入第二阶段。

十个折冲府,一万六千兵力已经抵达了黑驼山和洪涛山,等着北狄一万大军进入口袋。

而十二个折冲府的主力部署在朔州一线蓄势待发。

处在这个大口袋之中的静边军镇和武周城,充当了减缓北狄大军洪流,迷惑折兰王之用。

这两处抵抗得越强烈,就会让折兰王以为大胤的士兵只在正面防御,忽视了两山还有埋伏。

计划三天时间,由朔州折冲府的三千士卒以静边军镇和武周城两道防线,将北狄的一万大军慢慢集中,拖疲惫。

然后二十二个折冲府的兵力齐出,将北狄一万兵马困在静边军镇和武周城之间的紫水河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范南算无遗策,却没有算到他指挥的这些折冲府领兵将领们,久在安逸的地方呆着,一个个早已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打顺风局他们能一哄而上,越战越勇;一旦逆风,便是兵败如山倒,自顾自逃跑!

首先崩盘的是替换钟大虎把守静边军镇的朔州果毅都尉孙继宗。

他借机想将五百空饷人头抹平,顺便还能捞一波抚恤,于是主动请战来静边军。

可是,他才坚守了一天,就称北狄攻势太猛,根本抵挡不住。

除了空饷的五百人,他又伤亡了五百士卒,手下只剩下五百人,要求朔州行辕那边紧急支援。

收到急报,范南令集结在武周城,距离静边军镇最近的忻州折冲府二千人先去支援。

然而,当忻州折冲府的兵马赶过去才一半路的时候,孙继宗却带着兵马撤了下来。

一问之下,孙继宗边说鞑子的一万大军已经全部到了静边军镇城墙下,再打下去,他仅剩的五百兵马估计要全部打完。

听到孙继宗说鞑子如此势大,忻州折冲府的都尉哪里还敢继续前进,跟着孙继宗撤回武周城。

北狄大军轻松拿下静边军镇,马不停蹄,如潮水一般继续向前推进。

孙继宗前脚刚进武周城,鞑子的大军前锋后脚便到了城下,并将武周城团团围住。

武周城的防御体系,比起静边军镇来要弱了许多。

城中有孙继宗的五百人以及忻州折冲府二千人。

按说二千多人加上城中的百姓,再抵挡鞑子两天也是没有问题。

只要坚持到朔州府、黑驼山、洪涛山三处大军合围,那两人的失误造成的后果也能补缺。

但是,这两人被鞑子滔天的骑兵气势给吓到了,不断向朔州放心求救,表示一天恐怕也守不住。

范南得知这个情况,当场气得差点晕了过去。

武周城是他这个口袋阵的口子,是千万不能丢的。

一旦丢了,不仅整个部署打乱,也会让朔州府暴露在鞑子眼前。

鞑子的骑兵要是直接杀到了朔州府城下,那之前的布局全部落空。

范南不得不下令行辕前移,用二万多步卒加上一千骑兵部队,在武周城外结阵与武周城互为犄角,企图堵住这个口袋。

由于鞑子推进太快,行辕与黑驼山和洪涛山之间的联系中断。

两山之中埋伏的一万六千大军,只能按照原计划,在三日之后才能发动总攻。

这样以来,有了两天的时间差。

范南必须用这两万一千人,加上武周城中两千五百人一起,抢夺这两天时间。

可两万步卒面对一万骑兵,哪里有什么优势?

范南现在只能默默祈求他范家祖宗保佑,这两天时间内,鞑子不会主动进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